SentiFin LogoSentiFin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小鹏汽车将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和人形机器人,搭载自研AI芯片

大中华区
来源: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发布时间: 2025/11/05 20:20:19 (北京时间)
小鹏汽车
无人驾驶出租车
人形机器人
AI芯片
电动汽车
AI has been transformative in robotaxi, smart car features: XPeng

新闻要点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小鹏汽车宣布,计划在2026年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并展示了其第二代人形机器人“鹏行机器人”,计划于明年开始量产。该公司此前曾表示无人驾驶出租车在短期内不会成为一项真正的业务。 小鹏汽车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将使用其自主研发的“天玑”AI芯片,其车载计算能力据称达到全球最高的3000 TOPS。阿里巴巴已通过其数字地图子公司高德地图和高德打车应用与小鹏汽车合作,共同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 小鹏汽车联合总裁顾宏地指出,技术发展速度超出了预期,AI和计算能力的显著提升使得无人驾驶出租车已接近“拐点”。小鹏汽车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战略包括商用共享车辆和全自动个人乘用车两种类型。 与此同时,小鹏汽车首席执行官何小鹏表示,人形机器人最初将用于小鹏设施内部的导游、销售助理和办公楼指南,预计未来10年机器人销量将超过汽车。他认为,由于中国劳动力成本较低,人形机器人目前在家庭或工厂中使用成本过高。

背景介绍

小鹏汽车是一家总部位于广州的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正积极拓展其在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领域的业务,以期超越单纯的汽车制造范畴,与特斯拉等全球科技巨头直接竞争。 全球范围内,自动驾驶出租车和人形机器人领域竞争激烈。除了特斯拉,中国的Pony.ai、文远知行和百度等公司也已在中国部分地区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并积极寻求全球扩张。2025年,特斯拉也在美国部分地区推出了其期待已久的无人驾驶出租车项目。 小鹏汽车此次的战略转变和技术发布,反映出其对AI技术进步速度的重新评估,以及在智能出行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雄心。

深度 AI 洞察

小鹏汽车为何突然加速无人驾驶出租车和人形机器人项目,这背后有何深层战略考量? - 小鹏此举并非简单的技术突破,更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资本市场预期的战略性防御与进攻。 - 鉴于中国电动汽车市场补贴逐步退坡、竞争白热化,以及消费者对智能化功能的需求日益增长,小鹏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和估值故事。无人驾驶出租车和人形机器人代表了未来出行和通用人工智能的潜在巨大市场,能够吸引对“未来科技股”而非单纯“汽车股”感兴趣的投资者。 - 此外,与特斯拉的全面对标策略也可能迫使小鹏加速。在特朗普政府持续对中国高科技领域施压的背景下,中国科技公司通过自研芯片和全栈技术能力,彰显其独立创新能力和技术主权,以应对潜在的外部技术封锁风险。 小鹏汽车自研AI芯片“天玑”的强大计算能力(3000 TOPS)是否真的能转化为竞争优势? - 3000 TOPS的算力无疑是行业领先水平,理论上为更复杂的AI模型和更安全的自动驾驶提供了基础。然而,算力并非唯一决定因素。 - 真正的竞争优势在于如何将这些算力高效地转化为实际的软件算法、数据积累、模拟测试以及最终的商业化落地。特斯拉等先行者拥有庞大的真实路测数据和迭代能力,这是小鹏需要快速追赶的关键。 - 同时,自研芯片虽然能降低成本并提升系统集成度,但也面临巨大的研发投入、生产良率和供应链风险。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依然紧张且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的背景下,确保芯片的稳定生产和迭代能力至关重要。 小鹏CEO断言未来10年机器人销量将超汽车,这一预测的依据和潜在风险是什么? - 这一大胆预测可能基于对通用人工智能潜力的长远信念,认为机器人将渗透到比汽车更广泛的社会和经济领域,例如服务、物流、制造、娱乐等。 - 然而,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面临巨大挑战:其一,成本高昂,何小鹏本人也承认短期内无法用于家庭和工厂;其二,技术成熟度,人形机器人的环境适应性、安全性、人机交互以及多任务处理能力远未达到大规模应用水平;其三,社会接受度和监管框架,尤其是在隐私、就业和社会伦理方面,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建立。 - 投资者应警惕此类长期且未经证实的预测可能带来的过度炒作,而更应关注公司在研发投入、技术里程碑和短期商业化路径上的扎实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