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因人工智能估值担忧,日本日经225指数下跌超2%,亚洲市场普遍下挫

全球
来源: CNBC发布时间: 2025/11/05 19:45:20 (北京时间)
人工智能估值
市场回调
日经225指数
软银集团
三星电子
因人工智能估值担忧,日本日经225指数下跌超2%,亚洲市场普遍下挫

新闻要点

周三,日本日经225指数跌破50,000点大关,收盘下跌2.5%至50,212.27点,此前一度下挫逾4%,原因是投资者纷纷抛售人工智能相关股票。日本软银集团股价暴跌超过10%。 韩国股市Kospi指数收盘下跌超过2%,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等芯片巨头分别下跌逾4%和1%。韩元兑美元汇率走弱至1,449.50,创4月以来新低。香港恒生指数持平,中国大陆CSI 300指数微涨,澳大利亚S&P/ASX 200指数小幅下跌。 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的首席执行官警告投资者在未来两年内要为市场回调做好准备。分析师指出,此前“万物上涨”的行情已暂停,市场已到了修正的时候。美国隔夜股市也普遍下跌,S&P 500指数下跌1.17%,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2.04%,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0.53%。即使软件公司Palantir第三季度业绩超出预期并给出强劲指引,其股价仍下跌约8%。人工智能股票的飙升已将标普500指数的远期市盈率推高至23倍以上,接近200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引发了对估值过高的担忧。

背景介绍

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全球股市,特别是美国市场,经历了一轮由人工智能(AI)技术热潮驱动的强劲上涨,常常被称为“万物上涨”(everything rally)。这一趋势使得科技股估值迅速攀升,标普500指数的远期市盈率已达到2000年互联网泡沫以来的高点。 当前,美国总统唐纳德·J·特朗普在2024年11月成功连任,其第二届政府的经济政策和监管立场对全球市场,尤其是科技和贸易领域,持续产生影响。近期,主要金融机构的领导人开始警示市场可能存在过热风险,预示着市场情绪和资金流向可能发生转变。

深度 AI 洞察

主要金融机构发出警告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它传递出超越简单估值过高的何种信号? - 这种警告可能反映了对宏观经济环境根本性转变的认知,即过去几年由宽松货币政策和低利率驱动的流动性盛宴正在逐步结束,导致资金成本上升,对高增长、高估值科技股的支撑减弱。 - 这也可能是一种战略性信号,旨在引导投资者情绪,在高位套现或重新配置资产,尤其是在大型机构已从AI繁荣中获利丰厚之后。这并非仅仅是“估值过高”的表层问题,更可能是对未来盈利增长可持续性、利率路径以及全球经济韧性深层担忧的体现。 - 特朗普政府的政策不确定性,尤其是在贸易和技术监管方面,可能也在促使这些机构采取更为谨慎的立场,以应对潜在的政策冲击。 如果美国AI驱动的市场调整持续,2025年人工智能估值担忧将如何影响更广泛的科技行业和资本配置? - 持续的调整可能导致资本从高估值、高风险的AI初创企业和成长型科技股流向更具价值、有稳定现金流的成熟科技公司,甚至是其他防御性行业。 - 这将对AI领域的创新投资产生抑制作用,风险资本和私募股权对新项目的投资将更加审慎,迫使企业更注重盈利能力而非单纯的增长。 - 在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的政策背景下,如果AI行业出现大规模裁员或增长放缓,政府可能会施加压力,要求企业将投资和就业留在美国,这可能加剧全球供应链的重构和技术民族主义。 美国AI驱动的市场调整对亚洲市场,尤其是日本和韩国,可能产生哪些二级影响? - 供应链冲击: 韩国的芯片制造商(如三星和SK海力士)是全球AI供应链的关键环节。美国科技需求的放缓将直接冲击其营收和盈利,可能导致库存积压和价格战。 - 货币波动: 韩国和日本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对全球需求变化高度敏感。韩元的走弱已是初步迹象,若资金持续流出亚洲市场,日元和韩元可能面临进一步的贬值压力,从而影响进口成本和通胀。 - 投资情绪传导: 尽管亚洲部分市场(如中国大陆)表现相对稳定,但全球主要经济体(特别是美国)的市场情绪恶化,将不可避免地传导至亚洲,压制整体风险偏好和外国直接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