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在人工智能资本支出方面与其它大型科技公司不同调

新闻要点
与其它大型科技公司相比,苹果公司在人工智能(AI)资本支出(capex)方面采取了一种截然不同且更为温和的策略。苹果主要从外部合作伙伴购买计算能力,而不是像其竞争对手那样大举建设大规模数据中心并采购大量英伟达等公司的AI芯片。对于其专有的私有云计算服务,苹果使用其自研芯片而非第三方芯片。 尽管苹果在2025财年的资本支出为127.2亿美元,远低于Alphabet(920亿美元)、微软(季度349亿美元)和亚马逊(1250亿美元)等公司,但其支出较去年仍增长了35%,并预计未来将进一步增加。首席财务官Kevan Parekh解释称,其“混合模式”将一部分AI计算成本计为运营费用而非资本支出,导致过去一年运营费用上涨11%,主要由研发投入驱动。
背景介绍
当前,大型科技公司正竞相大举投入巨额资本支出以建设数据中心,以支持其日益增长的人工智能雄心。Alphabet预计2025年将支出约920亿美元,亚马逊将支出1250亿美元,Meta计划支出约710亿美元,微软在9月季度支出约349亿美元。 苹果此前已推出“Apple Intelligence”套件,这是一系列运行在其自研芯片上的AI工具,旨在总结通知、生成图像并与OpenAI的ChatGPT交互。然而,该服务收到了褒贬不一的评价,其核心功能之一,改进版Siri助手,已推迟至2026年发布。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对新款iPhone 17的消费者反应表示“异常火爆”,并预计12月季度的整体销售额将增长10%至12%。
深度 AI 洞察
苹果AI资本支出的另类策略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战略意图? - 苹果的AI资本支出策略反映了其核心业务模式的强化:专注于硬件生态系统和用户体验。通过内部开发Private Cloud Compute芯片并采购第三方容量,苹果旨在保持对核心技术栈的控制,同时避免不必要的固定资产投资,从而维持更高的资本效率。 - 这种“混合”模式可能是一种防御性策略,旨在规避目前AI军备竞赛中可能出现的技术迭代风险和巨大的沉没成本。通过将部分计算能力外包,苹果能够更灵活地适应未来AI技术栈的变化,减少因大规模自建数据中心而带来的技术锁定风险。 - 它也可能表明苹果对AI的商业化路径有不同的预期。相比于其他公司通过大规模云服务变现,苹果的AI更多地集成到其设备和服务中,以增强产品吸引力,而非直接的云基础设施租赁,因此对大规模通用计算基础设施的需求可能没那么迫切。 苹果的“混合模式”如何影响其在AI时代的长期竞争力和估值? - 资本效率与回报: 苹果的策略有望实现更高的资本效率和股东回报,因为它避免了巨额的初期固定资产投资,将更多成本计入运营费用,从而可能在账面上呈现更健康的自由现金流和投资回报率。 - 技术控制与创新: 凭借自研芯片,苹果得以在AI核心领域保持技术独立性和创新优势,尤其是在保护用户隐私和优化设备集成方面。然而,过度依赖第三方容量可能在极端情况下影响其对AI服务质量和扩展性的控制。 - 竞争定位: 这种策略可能被市场解读为在AI领域投资不足的信号,但如果其产品(如iPhone 17)因AI功能增强而持续热销,则证明其策略有效。关键在于AI功能对用户体验的实际提升,而非单纯的算力投入规模。 苹果的AI策略存在哪些潜在的未公开风险或盲点? - 供应链依赖性: 严重依赖第三方计算容量可能带来供应链风险,尤其是在AI芯片和数据中心资源稀缺时。如果外部供应商无法满足苹果的需求或提高价格,可能会影响其AI服务的扩展和成本控制。 - 技术追赶压力: 如果通用AI技术(如大型语言模型)的发展速度超出预期,且这些技术需要远超苹果自有芯片和第三方采购容量的算力,苹果可能面临追赶压力,甚至丧失部分市场先发优势。 - 市场认知偏差: 尽管苹果的策略可能在财务上更优,但市场可能更倾向于奖励那些在AI基础设施上进行大规模、高可见度投资的公司。这可能导致苹果在投资者情绪和估值方面面临一定压力,除非其AI驱动的产品创新能够持续带来超预期的业绩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