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创12年来最大跌幅,中国黄金生产商股价暴跌,此前金价连创新高

新闻要点
在黄金价格创下12年来最大单日跌幅后,紫金矿业集团等中国黄金生产商在香港和中国内地股市暴跌。投资者选择获利了结,且地缘政治风险出现缓和迹象,导致金价此前疯狂上涨的势头受挫。 分析师指出,此次金价下跌是“获利了结,紧张局势的缓解”所致,旨在“冷却过热的交易,并防止涨势演变成泡沫”。此前,黄金价格今年已累计上涨66%,成为主要资产类别中表现最好的资产,并在周一创下4,356.30美元/盎司的历史新高。此次暴跌发生在周二,导致现货金价下挫5.3%,随后周三进一步下跌0.5%至4,102.74美元/盎司。
背景介绍
在2025年此次暴跌之前,黄金市场经历了一轮强劲的上涨,今年累计涨幅高达66%,使其成为表现最佳的主要资产类别。最初的上涨动力来自地缘政治风险和对美国降息的预期。 近期,推动金价上涨的主要因素转向了所谓的“贬值交易”,即投资者购买黄金以对冲全球主要经济体预算赤字的持续扩大以及对美联储货币政策信誉的担忧。此外,文章提及,投资者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可能于本月底在韩国举行会晤抱有期待,这被视为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缓和的迹象。
深度 AI 洞察
潜在的习特会面在多大程度上驱动了黄金的下跌,以及这对于更广泛的地缘政治风险溢价发出了什么信号? - 潜在的习特会面本身,作为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缓解的明确信号,是促使投资者抛售黄金这一避险资产的关键催化剂。 - 这表明,在全球权力动态中,高级别对话的象征意义可能迅速改变市场情绪,尤其是在特朗普总统寻求通过直接外交来管理国际关系的情况下。 -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地缘政治风险都已消除,而更像是短期内对冲突升级预期的重新定价,深层次的结构性竞争和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鉴于黄金近期的大幅调整,这是否意味着投资者对“贬值交易”(即对冲赤字和美联储政策)的信心下降? - 这次调整更多是获利了结和市场对“过热”涨势的“清洗”,而不是对贬值交易基本逻辑的彻底否定。 - 特朗普政府的财政政策以及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持续赤字问题,以及对美联储长期政策独立性和信誉的担忧,仍是支撑黄金作为长期对冲工具的核心因素。 - 投资者可能正在重新评估这些结构性担忧的紧迫性和时间线,但只要这些宏观经济趋势继续,贬值交易的潜在吸引力就不会完全消失,只是短期内其主导地位可能被市场情绪和技术因素所掩盖。 在这次显著的“清洗”式调整之后,哪些关键因素将决定黄金在中短期内的价格走势? - 美联储货币政策路径: 尽管市场对降息的预期有所回落,但美联储未来关于利率、量化宽松和资产负债表规模的任何信号,都将直接影响黄金的吸引力。 - 全球财政扩张: 主要经济体,特别是美国在特朗普总统领导下的预算赤字扩张速度和规模,将继续是“贬值交易”逻辑的关键驱动因素。 - 实际利率: 黄金作为非收益资产,其吸引力与实际利率呈负相关。通胀预期与名义利率之间的平衡将是关键。 - 地缘政治动态: 尽管习特会面缓解了部分紧张局势,但其他潜在热点(如中东、欧洲冲突)的演变,仍可能迅速推高避险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