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阿里巴巴双十一销售额“增长更快”,80个品牌一小时内销售额达1400万美元

大中华区
来源: 南华早报发布时间: 2025/10/21 18:59:01 (北京时间)
阿里巴巴
双十一
中国消费
电子商务
消费电子
阿里巴巴双十一销售额“增长更快”,80个品牌一小时内销售额达1400万美元

新闻要点

阿里巴巴集团启动了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节预售,初期数据显示销售表现超出去年,表明中国这一最大在线零售活动期间国内消费正在走强。 根据阿里巴巴公布的数据,自周一晚8点淘宝和天猫开始预售以来,短短一小时内已有80个品牌销售额突破1亿元人民币(约合1380万美元),超过3万个品牌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阿里巴巴表示,今年的活动呈现出“更快的增长”。美容产品依然是表现最强劲的品类之一,有8个品牌在最初10分钟内销售额均突破1亿元人民币。消费电子产品也表现强劲,这得益于9月苹果iPhone 17系列和小米17系列的最新发布。苹果官方天猫旗舰店的iPhone销量在最初两小时内就超过了去年同期全天的总和。

背景介绍

双十一购物节,又称光棍节,是中国最大的年度在线购物盛会,由阿里巴巴于2009年发起。该活动已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购物节,销售额通常远超美国的黑色星期五和网络星期一。 阿里巴巴和其主要竞争对手京东等平台每年都会投入大量资源,通过折扣、优惠券和促销活动来吸引消费者。双十一的销售数据常被视为衡量中国国内消费健康状况和消费者信心的关键指标。

深度 AI 洞察

今年的双十一表现究竟预示着中国消费者支出的哪些深层趋势,而不仅仅是表面的增长数字? - 表面上,“更快的增长”和品牌销售额翻番描绘了一幅积极的景象,但更深层次的洞察可能在于消费结构:高端电子产品(如iPhone 17系列、小米17系列)和美容产品的强劲表现,表明中高收入消费者在特定品类上的购买力依然稳健,甚至有所升级。 - 这可能反映出消费分级的趋势,即谨慎型消费者在非必需品上削减开支,而追求品质和品牌的高净值消费者则持续投入,尤其是在体验升级和技术创新领域。 - 此外,销售额的早期爆发式增长可能部分归因于平台和品牌更早、更激进的预售策略,而非纯粹的消费需求自然增长。 阿里巴巴“更快增长”的叙事,在当前中国经济逆风和电商激烈竞争的背景下,将如何影响投资者情绪? - 积极的销售数据无疑会短期提振投资者对阿里巴巴及其所在板块的信心,尤其是在市场普遍担忧宏观经济压力和消费疲软的时刻。 - 然而,经验丰富的投资者会审慎评估这种增长的可持续性。要看清这是否是竞争对手市场份额的转移,而不是行业整体规模的显著扩张。若增长主要源于激烈的价格战和补贴,其对利润率的压力将是长期关注点。 - 投资者还会关注平台如何平衡增长速度与盈利能力,以及这些数据是否能够转化为稳健的财务回报,而非仅仅是GMV(商品交易总额)的数字游戏。 高端电子产品和美容产品表现强劲,对中国消费品市场的细分战略有何长期影响? - 这些品类的持续强势,强化了消费升级和个性化、品牌化消费的趋势。这促使品牌和零售商将更多资源投向产品创新、品牌建设和高端市场定位。 -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凸显了在这些高增长、高利润细分市场中拥有强大品牌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忠实客户群的公司,其投资价值可能高于那些依赖低价策略或处于大众市场的企业。 - 长期来看,这将加速消费品市场两极分化,即高端和性价比市场并存,而中间市场可能面临更大的挤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