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加密货币和金融科技行业抵制银行对开放银行的“战争”

北美
来源: Cointelegraph发布时间: 2025/10/21 19:28:10 (北京时间)
开放银行
金融科技
加密货币
CFPB
银行数据共享
加密货币和金融科技行业抵制银行对开放银行的“战争”

新闻要点

一个由金融科技、加密货币和零售行业贸易团体组成的联盟正敦促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 (CFPB) 采纳一项强有力的开放银行规则,以保护消费者对其金融数据的控制权。该联盟特别要求CFPB确认消费者拥有其金融数据的所有权,并维持目前禁止数据访问费用的规定,以促进自由竞争的市场。 此举是对CFPB根据《多德-弗兰克法案》第1033条对个人金融数据权利规则进行审查的回应。该规则于2024年10月22日最终确定,允许消费者通过API安全地与第三方应用程序共享金融数据,从而连接传统金融和去中心化金融等领域。 然而,包括富国银行、美国银行和摩根大通在内的主要银行通过提起诉讼试图阻止该规则,并计划向金融科技公司收取数据访问费用。该联盟已多次致函唐纳德·特朗普总统,指责银行此举扼杀创新。今天(2025年10月21日)是向CFPB提交意见信的最后一天。

背景介绍

开放银行概念于2022年在前总统乔·拜登执政期间在美国首次提出,并于2024年10月22日最终确定。该框架允许消费者通过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安全地与第三方应用程序共享金融数据,在传统金融与去中心化金融(DeFi)平台、加密货币入口和数字银行工具等新兴领域之间架起了一座关键桥梁。 这项规则的法律依据是《多德-弗兰克法案》第1033条中的个人金融数据权利规则。然而,包括富国银行、美国银行和摩根大通在内的大型银行通过其行业组织,于2024年10月规则最终确定当天提起诉讼,试图阻止其实施,理由是存在安全风险并给现有银行带来不公平负担。此外,摩根大通在2025年7月表示将开始向金融科技公司收取客户银行数据的访问费用。加密货币和金融科技行业已多次致函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呼吁他介入以确保开放银行规则的完整性。

深度 AI 洞察

银行为何如此强烈抵制开放银行,其真实动机可能是什么? - 表面上,银行声称的安全风险和“不公平负担”是其抵制开放银行规则的理由。然而,深层动机可能在于维护其在传统金融生态系统中的数据垄断地位和议价能力。 - 开放银行通过赋予消费者数据控制权,削弱了银行作为信息守门人的角色,可能导致客户流失到提供更低成本或更创新服务的金融科技和加密平台。 - 通过收取数据访问费用或阻止规则实施,银行试图在新的数据经济中建立收费点,或通过限制竞争来保护其现有利润率和市场份额。 特朗普政府在此争端中可能扮演何种角色,其决策会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 特朗普政府可能面临来自两大阵营的压力:传统金融巨头(通常是共和党的重要捐赠者)和新兴的金融科技/加密货币行业(日益壮大的游说力量,且与“反建制”叙事有契合点)。 - 考虑到特朗普总统对“美国创新”和“削减繁文缛节”的强调,他可能会倾向于支持促进竞争和消费者选择的政策,这可能有利于开放银行。然而,他也可能受到大型银行的经济影响力以及对潜在金融系统风险的担忧所影响。 - 最终决定可能取决于哪一方能更好地将自身利益与政府的经济增长和消费者赋权目标相结合,以及潜在的政治筹码和选票考量。 这场开放银行之争对美国金融创新的未来格局有何深远影响? - 如果银行成功限制开放银行或征收高额数据费用,将扼杀金融科技和加密货币领域的创新,减缓美国在数字金融领域的全球竞争力。 - 这可能导致金融服务市场碎片化,消费者选择受限,并阻碍跨平台无缝数据流动的效率优势。 - 相反,如果开放银行规则得到充分实施并受到保护,将加速金融创新,鼓励新服务和产品的涌现,最终可能重塑银行、金融科技和加密货币之间的竞争格局,迫使传统银行加速数字化转型和客户中心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