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款iPhone 17在中国销量几乎是iPhone 16的两倍

新闻要点
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报告,苹果公司(AAPL)iPhone 17系列在上市前10天,中国和美国两大市场的总销量比iPhone 16系列高出14%。其中,基础款iPhone 17因其更快的芯片、更好的显示屏、更大的存储空间和升级的自拍相机,且价格与iPhone 16相同,在中国市场表现强劲,销量几乎翻倍,推动整体销量增长近33%。 在美国市场,iPhone 17 Pro Max的需求激增最快,主要得益于各大运营商将设备补贴提高了10%,通过长期融资计划吸引超高端买家。eSIM-only的iPhone Air略优于iPhone 16 Plus,尽管其在中国于10月17日才开放预订,且价格较高、预订窗口较短可能限制其初期吸引力。苹果股价在过去12个月上涨近7%。 分析师Gene Munster预计苹果第四季度iPhone销售可能略低于预期,但在2026财年将有显著增长,并预测iPhone营收将增长超过8%,高于华尔街5%的共识。摩根大通指出,iPhone 17系列的需求强劲,主要由现有iPhone用户的升级和中国市场不断扩大的吸引力推动。性能、设计和摄像头改进仍是升级的主要驱动因素,而AI功能在购买动机中排名较低。
背景介绍
苹果公司每年都会发布新款iPhone,这些发布是全球科技行业的关键事件,对公司的营收和市场份额至关重要。中国和美国是苹果最大的两个市场,其销售表现直接影响公司的整体业绩和投资者情绪。 iPhone的发布周期通常伴随着消费者对最新技术和功能的期待,而运营商补贴在美国等市场是推动高端机型销售的关键因素。同时,苹果正在推动eSIM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而中国市场在eSIM采纳方面具有战略意义。
深度 AI 洞察
苹果在不同市场的差异化策略如何影响其长期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 - 苹果在中国市场通过基础款iPhone 17提供更高性价比,瞄准的是更广泛、对价格敏感但注重功能升级的消费者群体。这有助于巩固其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的地位,维持生态系统入口。 - 在美国市场,通过运营商补贴推动Pro Max机型销售,则专注于从高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的超高端用户那里获取最大化利润,增强用户忠诚度。 - 这种灵活的全球战略表明,苹果能够根据不同市场的成熟度、竞争格局和消费者购买力,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这在宏观经济不确定的2025年,对维持营收增长和市场领导地位至关重要。 AI功能在消费者购买决策中排名靠后,这对苹果的长期产品战略意味着什么? - 尽管整个科技行业都在大力推广AI,但iPhone 17的销售数据显示,当前AI功能对驱动消费者升级的吸引力有限。这可能意味着苹果的AI整合尚未达到消费者认为“必不可少”的程度,或者其AI叙事未能有效传达价值。 - 苹果在AI领域的策略可能更侧重于幕后优化(如性能、能效、用户体验流畅度),而非显眼的“AI功能列表”。长期来看,如果这种趋势持续,苹果可能需要重新评估其AI的营销方式或加速开发真正能带来颠覆性体验的AI应用,以避免在未来产品周期中落后。 - 投资者应关注苹果是否能在2026财年及以后清晰地阐释并交付其AI愿景,尤其是在其他科技巨头持续投入AI创新之际。 分析师对2026财年的乐观预期是基于哪些核心假设,这些假设的风险点何在? - 分析师普遍预期2026财年iPhone营收将显著增长,主要基于iPhone 17强劲的初期需求和用户稳健的升级周期。这假设了全球经济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消费者购买力不受显著冲击。 - 风险点在于,若全球或区域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消费者可能会延迟升级周期或转向更经济的替代品。此外,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特别是中美关系对苹果在中国市场的运营和供应链的潜在影响,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风险因素。运营商补贴的长期可持续性及其对利润率的影响也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