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科技战:深圳半导体博览会展示中国技术自给自足的进展

大中华区
来源: 南华早报发布时间: 2025/10/16 21:45:01 (北京时间)
半导体设备
技术自给自足
芯盟
EDA软件
中国科技战
科技战:深圳半导体博览会展示中国技术自给自足的进展

新闻要点

在深圳举行的2025年WeSemiBay半导体生态系统博览会上,中国半导体公司展示了一系列先进产品,突显了该国在技术自给自足方面的努力。此次博览会吸引了600多家参展商,其中深圳政府支持的芯盟(SiCarrier)及其子公司备受关注。 芯盟展示了十余种产品,包括光学检测系统、物理和X射线测量工具、蚀刻和扩散产品以及薄膜沉积设备。值得注意的是,其子公司长视科技(Longsight Technologies)推出了一款具有90千兆赫(GHz)带宽的超高速实时示波器。这款先进的测试设备支持3纳米及以下工艺节点的开发,标志着中国公司在测试设备领域从8-18GHz的典型范围取得了显著飞跃。长视科技还展示了数字网络测试、高频芯片测试和超宽带光电连接测试系统。另一家子公司启运方(Qiyunfang)则发布了新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工具,用于原理图捕获和印刷电路板设计。文章还提到,目前向中国出口带宽超过60GHz的高带宽示波器需要美国商务部的出口许可证。

背景介绍

自2018年以来,美国对中国发起了全面的技术战,旨在通过出口管制、实体清单等措施限制中国获取先进半导体技术。这促使中国将技术自给自足提升为一项国家战略重点,尤其是在半导体领域。 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之一,中国在芯片制造、设计和设备方面一直严重依赖进口。美国及其盟友的限制措施加速了中国本土供应链的建设,旨在实现关键技术领域的国产替代。深圳作为中国的技术创新中心,在半导体产业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拥有众多芯片设计、制造和测试企业。

深度 AI 洞察

中国半导体产业真正的进展和战略意图是什么? - 这次展会展示的产品,尤其是90GHz示波器和EDA工具,表明中国在关键半导体设备和软件领域取得了显著突破。这些突破并非简单的模仿,而是针对西方出口管制空缺的战略性填补,旨在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本土半导体生态系统。 - 这种进步的核心战略意图是降低对西方技术的依赖,减少地缘政治风险对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冲击,并为华为等受制裁企业提供替代方案,从而增强国家经济和技术韧性。 这些进展对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和地缘政治格局有何深层影响? - 中国在高端测试设备和EDA软件上的突破,将进一步推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去风险化”和区域化。美国及其盟友的限制措施,反而促使中国加速内部循环,长期可能导致全球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半导体生态系统。 - 对于西方半导体设备和软件巨头而言,这意味着中国市场的潜在流失和竞争加剧。尽管短期内中国产品可能无法完全替代,但长期来看,这种进步将削弱西方在关键技术领域的垄断地位,并可能引发全球技术标准和供应链的重构。 投资者应如何评估中国半导体自给自足的投资机会与风险? - 机会: 投资者可关注中国本土半导体设备、材料和EDA软件领域的领先企业。在国家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支持下,这些公司有望持续获得订单和技术突破,受益于国产替代的趋势。 - 风险: 尽管取得进展,中国半导体产业仍面临技术瓶颈、高昂研发成本和人才短缺等挑战。同时,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加剧可能导致进一步的限制,对市场情绪和供应链稳定性造成冲击。投资者需警惕过度乐观,关注企业实际盈利能力和技术壁垒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