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止住2024年以来最长连跌,寄望美联储降息

新闻要点
周三,港股上涨,恒生指数止住了自2024年1月以来最长的连续下跌,主要得益于市场对美联储本月降息的预期升温,这抵消了中美关系再度紧张的担忧。 恒生指数收盘上涨1.8%至25,910.60点,从过去七个交易日近7%的跌幅中反弹。恒生科技指数上涨2.6%。内地股市沪深300指数和上证综指也分别上涨1.4%和1.7%。 个股方面,周大福珠宝集团上涨5%,紫金矿业集团上涨4.7%,泡泡玛特国际上涨3.8%,阿里巴巴集团控股上涨3.9%,腾讯控股上涨1%,汇丰控股上涨1.6%。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在近期会议上暗示,随着劳动力市场降温,美联储可能在10月30日的政策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根据芝商所数据,降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高达95.7%。分析师指出,市场情绪复杂,降息的利好与贸易战的现实并存。
背景介绍
此前的七个交易日中,港股市场经历了自2024年1月以来最长的连续下跌,恒生指数累计跌幅近7%。这一下跌是在中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的背景下发生的,特别是考虑到唐纳德·J·特朗普总统在其第二任期内可能继续奉行对华强硬政策。 与此同时,全球投资者密切关注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走向。在2025年,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可能开启降息周期,以应对经济放缓的迹象。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讲话,预示着可能在10月底的会议上实施降息,这为市场提供了关键的短期乐观情绪。
深度 AI 洞察
美联储为何在持续的地缘政治紧张背景下降息?这背后是否存在更深层次的经济或政治考量? - 尽管报道中提及劳动力市场降温,但美联储降息的决定可能反映出对更广泛经济放缓的担忧,这在全球经济面临地缘政治不确定性时尤为突出。特朗普政府在其第二任期内可能倾向于通过货币宽松来刺激经济增长,以维持其执政期间的经济表现。 - 降息可以减轻企业和消费者的借贷成本,尤其是在贸易摩擦可能导致供应链中断和利润承压的情况下,从而为经济提供一定的缓冲。 - 鲍威尔的信号可能是在平衡通胀与增长目标,同时考虑到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协调,以避免过度的资本外流或流入。 在中美关系紧张的背景下,美联储降息对香港市场的影响是短暂的“海市蜃楼”还是能提供实质性支撑? - 分析师将其描述为“海市蜃楼”是恰当的。美联储降息带来的流动性宽松和风险偏好提升,固然能为香港股市提供短期提振,但中美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和贸易/科技战的持续,才是影响香港长期投资环境的核心因素。 - 港股作为中国经济的晴雨表和国际资本进入中国的门户,将持续受到地缘政治风险溢价的影响。降息带来的乐观情绪可能难以完全抵消投资者对长期不确定性的担忧,尤其是对于那些深度依赖全球供应链和国际贸易的香港企业。 - 资金流向可能出现分化,部分资金可能因降息而流入风险资产,但对冲地缘政治风险的需求会继续支撑黄金等避险资产。 此次港股反弹中,周大福、紫金矿业等传统消费和黄金股与阿里巴巴、腾讯等科技股同时上涨,这揭示了怎样的市场情绪和投资逻辑? - 这种现象反映了市场情绪的复杂性与分化。黄金股(如紫金矿业)上涨表明投资者仍在寻求避险和对冲通胀,或对美元前景持谨慎态度,体现了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风险的担忧。 - 周大福等消费股上涨可能受益于对降息刺激消费的预期,预示着对经济内生增长的信心。同时,科技股(如阿里巴巴、腾讯)的强劲反弹则暗示,在利率下行环境中,市场资金更愿意涌入成长型资产,并可能看好这些大型科技公司在中国经济复苏中的领导作用。 - 这种混杂的上涨表明投资者在短期乐观看待流动性宽松的同时,并未完全忽视长期风险,而是采取了多元化的策略,既配置了成长性资产也配置了防御性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