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摩根大通强劲业绩开启银行财报季:您需要了解的重点

北美
来源: Benzinga.com发布时间: 2025/10/15 00:52:15 (北京时间)
摩根大通
银行财报
美国银行业
净利息收入
信贷损失
摩根大通强劲业绩开启银行财报季:您需要了解的重点

新闻要点

美国主要银行拉开了第三季度财报季的序幕,摩根大通、高盛、富国银行和花旗集团均超出了华尔街预期,这表明贷款、交易和消费银行业务持续强劲。 摩根大通的每股收益为5.07美元,营收达471.2亿美元,均超出预期。其净利润同比增长16%,有形普通股股本回报率(ROTCE)达20%。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指出,美国经济总体保持韧性,但警告劳动力市场有走软迹象,且地缘政治风险、资产价格高企和通胀粘性依然存在。摩根大通还上调了2025年和2026年净利息收入(NII)指引,并下调了2025年信用卡净冲销指引。 富国银行的每股收益为1.66美元,营收214.4亿美元,表现超出预期,得益于更高的手续费收入和更低的信贷损失拨备。该行将中期ROTCE目标上调至17-18%。高盛和花旗集团的业绩也超出了预期,但高盛股价在早盘交易中下跌,而花旗股价小幅上涨。

背景介绍

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季,美国银行业面临着复杂的宏观经济背景。在特朗普政府执政下,美国经济表现出一定的韧性,但通胀粘性、劳动力市场走软迹象以及持续的地缘政治不确定性构成了显著的挑战。 投资者密切关注银行的净利息收入(NII)、信贷损失拨备和财富管理等关键指标,以评估其在当前利率环境和潜在经济放缓下的表现。此次财报季对评估美国金融体系的健康状况以及未来货币政策走向至关重要。

深度 AI 洞察

尽管业绩强劲,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戴蒙的警告反映了怎样的更深层宏观经济担忧? 摩根大通等银行的强劲表现反映了其在当前利率环境下的盈利能力和多元化业务的韧性。然而,戴蒙的审慎言论——尤其是关于“粘性通胀”和“劳动力市场走软迹象”——表明: - 银行管理层对经济前景并非完全乐观,内部模型可能正在消化更复杂的风险情景,这可能与特朗普政府的乐观经济叙事形成微妙对比。 - 资产价格高企与通胀粘性并存,可能预示着美联储在2025年后期仍面临挑战,降息空间受限,甚至可能需要维持较高利率以遏制通胀。 - 对地缘政治风险的强调,可能促使银行加强风险管理和资本储备,以应对不可预测的外部冲击。 不同银行股价对超预期业绩的反应差异(如高盛下跌)揭示了市场对银行板块的哪些微妙预期? 尽管高盛等投行表现出色,但其股价在早盘交易中下跌,这表明市场可能更看重以下因素: - 质量与可持续性: 市场可能对高盛此类投行收入的波动性有更深层次的担忧,认为其强劲交易和投行业务表现难以持续,尤其是在宏观不确定性加剧的情况下。 - NII预期: 对于摩根大通和富国银行,市场对其上调的NII指引和ROTCE目标反应积极,这表明在当前高利率环境下,净利息收入的稳定增长和资本回报率的提升是投资者更青睐的确定性因素。 - 信贷质量: 富国银行信贷损失拨备的显著下降被视为一个强烈的积极信号,表明其资产质量和风险管理能力得到市场认可,这在经济前景不明朗时尤其重要。 银行业务的韧性及其对信贷损失拨备的调整,如何影响美联储未来利率政策的路径? 银行盈利能力的韧性和信贷损失拨备的调整对美联储的利率政策路径具有重要影响: - 支持高利率环境: 银行在当前高利率环境下仍能实现强劲盈利,表明金融体系能够承受较高的资金成本。这可能为美联储提供更大的政策灵活性,使其在应对“粘性通胀”时,可以更长时间地维持较高利率。 - 信贷质量信号: 摩根大通下调信用卡净冲销指引和富国银行降低信贷损失拨备,暗示消费者信贷质量可能好于此前预期。这可能减轻美联储对经济“硬着陆”的担忧,从而在降息时更加谨慎。 - “软着陆”可能性: 如果银行持续表现出韧性,且信贷损失可控,将增加经济实现“软着陆”的可能性。这将使美联储在2025年下半年乃至2026年的政策调整中,有更多空间去平衡通胀控制与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