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贝莱德首席执行官拉里·芬克:比特币和加密货币‘与黄金具有相同作用’

北美
来源: Decrypt发布时间: 2025/10/14 01:45:02 (北京时间)
贝莱德
拉里·芬克
比特币
加密货币ETF
机构采纳
贝莱德首席执行官拉里·芬克:比特币和加密货币‘与黄金具有相同作用’

新闻要点

贝莱德首席执行官拉里·芬克再次重申了对加密货币投资的谨慎认可,并收回了他2017年将比特币称为“洗钱指数”的言论。芬克现在认为加密货币与黄金一样,是一种替代资产,尽管他建议投资者应保持谨慎,不应将其作为投资组合的重要组成部分。 贝莱德在2024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批准后推出了现货比特币ETF,目前其iShares比特币信托ETF已成为最大的加密货币ETF,管理资产超过939亿美元。芬克态度的转变与华尔街对加密货币日益缓和的立场一致,机构需求,尤其是散户投资者的兴趣是主要驱动力。 Sygnum首席投资官Fabian Dori指出,自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再次当选以来,机构对加密资产的接纳已从参与转变为全面采纳。Dori还提到,宏观不确定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货币贬值风险促使比特币的避险和价值存储属性得到提升。尽管如此,一些机构如Hargreaves Lansdown仍持保留态度,认为比特币“没有内在价值”,但为满足客户需求仍提供加密货币ETN产品。比特币近期价格波动剧烈,在经历大幅下跌后回升至115,000美元以上。

背景介绍

贝莱德首席执行官拉里·芬克对加密货币态度的转变,反映了更广泛的机构投资者对这一新兴资产类别的看法演变。作为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在2024年获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批准后,成功推出了其现货比特币ETF,这标志着加密资产在主流金融领域的重要里程碑。 这一转变的主要驱动力是不断增长的投资者需求,特别是来自散户投资者的兴趣。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再次当选进一步巩固了机构对加密资产的采纳,甚至引发了关于比特币作为全球储备货币潜力的猜测。然而,尽管机构兴趣日益浓厚,一些传统金融机构如Hargreaves Lansdown仍对比特币的内在价值持怀疑态度,凸显了市场内部的分歧。

深度 AI 洞察

拉里·芬克和贝莱德态度的转变,仅仅是对投资者需求的被动响应,还是背后有更深层次的战略考量? - 表面看,贝莱德声称零售投资者对ETF的需求是其立场转变的主要原因,这无疑是真实的。然而,作为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的任何重大战略调整都不可能是单纯的被动追随市场。其深层动机可能包括: - 市场份额和创新领导力: 在新兴资产类别中占据领导地位,尤其是在加密货币领域,可以确保贝莱德在未来金融生态系统中的核心作用。通过引领现货ETF产品,他们可以吸引新客户并扩大资产管理规模。 - 对冲宏观风险: 芬克提及的美国债务失控和比特币作为美元替代储备货币的可能性,表明贝莱德可能将其视为对冲全球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和传统法定货币贬值风险的工具,这是一种战略性风险管理。 - 满足客户全方位需求: 贝莱德的客户群体庞大且多元,提供加密货币产品是其构建“全天候”投资组合解决方案的一部分,旨在满足从传统资产到数字资产的所有投资需求。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的再次当选对加密资产的“机构采纳”意味着什么?这是否预示着监管环境的根本性转变? - 特朗普政府一贯持有的去中心化和反建制立场,似乎无意中为加密货币提供了发展空间。他的再次当选可能被市场解读为: - 监管确定性增加: 市场普遍预期特朗普政府对加密货币的监管态度可能不如民主党政府那般严厉,甚至可能采取更支持创新和自由市场的政策,从而降低了监管不确定性。 - 政治背书效应: 总统的默许或至少是不干预立场,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了政治上的“安全感”,使其在投资和采纳加密资产时减少顾虑。 - 美元霸权与替代品: 如果特朗普政府继续推行高赤字财政政策,可能加剧市场对美元长期价值的担忧,从而进一步推动比特币作为美元替代品的叙事,这与芬克最近的言论不谋而合。 尽管机构兴趣日益浓厚,但像Hargreaves Lansdown这样的公司仍对加密货币的“内在价值”持怀疑态度,这种分歧将如何影响加密市场的长期发展? - 这种分歧反映了金融界内部对加密货币本质的不同理解,并将在长期内塑造加密市场的发展轨迹: - 两级市场发展: 一方面是积极拥抱加密货币、将其视为新资产类别的机构;另一方面是坚持传统估值框架、怀疑其内在价值的机构。这将导致加密市场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两级分化,部分机构可能专注于基础设施和技术创新,而另一部分则仅将其视为投机性工具。 - 投资者教育和产品细分: 怀疑论者将促使加密行业和支持者更加清晰地阐释加密货币的价值主张,并开发更具内在价值支撑的用例和产品,以吸引更广泛的传统投资者。 - 监管博弈的持续: 围绕“内在价值”的争论将继续影响各国监管机构的立场。随着市场演进和更多用例浮现,监管框架将逐步完善,以平衡创新与投资者保护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