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比特币ETF流入强劲,但比特币衍生品市场仍发出“警示”信号
新闻要点
尽管现货比特币ETF流入量巨大,显示出强劲的机构需求,但比特币衍生品市场的数据却表明交易员信心有限,下行风险依然存在。月度比特币期货溢价维持在7%,远低于牛市中常见的10%以上水平。 与此同时,黄金价格飙升至创纪录的4050美元,一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跌至三年多低点,反映出投资者对美国财政危机和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日益加剧。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就稀土矿物出口港口费用问题指责中国,并威胁将大幅提高对华关税,导致市场对贸易战升级的担忧加剧,标普500指数下跌1.9%。 比特币与标普500指数的相关性仍高达73%,表明其作为“数字黄金”的避险属性尚未完全体现。期权市场的delta偏斜度升至8%,显示交易员对价格下行保持警惕。中国的稳定币需求数据也一度显示交易员在比特币下跌前套现,尽管随后回归平价。综合来看,宏观经济风险高企,抑制了比特币的乐观情绪。
背景介绍
当前正值2025年,唐纳德·J·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并继续其强硬的贸易政策。美国经济正面临财政压力和增长放缓的挑战,通胀压力持续存在,8月份美国个人消费支出指数(PCE)同比上升2.7%,为六个月来最高。 在这一宏观背景下,美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紧张局势不断升级,特朗普政府指责中国征收新的港口费用,并威胁采取报复性关税。全球投资者情绪因此受到影响,对股市下行和货币秩序威胁的担忧加剧,知名投资经理瑞·达利欧也对美国债务螺旋式上升的风险提出警告。
深度 AI 洞察
为什么尽管黄金和美国国债作为避险资产表现强劲,比特币却未能充分发挥其“数字黄金”的避险作用? - 比特币与标普500指数高达73%的滚动40天相关性表明,它在很大程度上仍被市场视为风险资产,而非独立的宏观对冲工具。机构投资者可能在寻求长期配置和多元化,但其短期交易行为仍受制于更广泛的风险偏好。 - 投资者对传统市场,特别是美股的下行风险高度敏感,导致资金流向黄金和短期美国政府债券等传统避险资产。这意味着在当前宏观不确定性下,比特币的“数字黄金”叙事仍面临现实检验,尚未能完全脱钩。 特朗普政府下中美贸易战的升级以及美国财政压力对全球投资者风险偏好有何深远影响,这对包括比特币在内的波动性资产意味着什么? - 特朗普政府可能进一步加剧的贸易紧张局势和财政危机,将在全球范围内制造巨大的不确定性,促使投资者从风险较高的资产转向安全港。这不仅影响企业盈利,尤其是在人工智能等依赖全球供应链的行业,也普遍抑制了对波动性资产的投资兴趣。 - 这种“风险规避”环境导致美元短期债券需求旺盛,收益率下降,反映出即使面临通胀压力,投资者也愿意接受较低回报以规避风险。比特币等高风险资产在这种背景下难以获得持续的上涨动力,因为宏观逆风压倒了特定资产的利好消息。 强劲的现货比特币ETF流入与衍生品市场普遍的谨慎情绪之间的背离揭示了当前机构比特币需求的哪些特征? - 这种背离表明,一部分机构投资者正进行战略性、长期的现货积累,可能出于多元化、长期通胀对冲或对加密资产未来潜力的信念。这些资金流入反映的是对资产类别的长期看好,而非短期投机。 - 然而,衍生品市场的谨慎(如期货溢价低迷、期权delta偏斜显示下行担忧)表明,即使是这些机构也可能在短期内对市场前景持保留态度,或者通过衍生品进行风险对冲。这反映出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使得即使是看好比特币长期价值的投资者,也对短期波动保持高度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