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英国权衡药品价格上调25%之际,制药巨头暂停投资

欧洲
来源: Benzinga.com发布时间: 2025/10/11 01:59:00 (北京时间)
英国制药业
药品定价
国家医疗服务体系
默沙东
阿斯利康
英国权衡药品价格上调25%之际,制药巨头暂停投资

新闻要点

英国政府正准备将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支付给制药公司的药品费用提高至多25%,此前与特朗普政府和制药商进行了数周的密集讨论。此举是为了应对英国在药品定价方面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的压力,同时解决停滞不前的制药投资问题。 工党已起草提案以解决药品定价僵局,包括提高评估NHS使用新药的成本效益阈值。文章指出,公开争议已导致默沙东(Merck)和阿斯利康(AstraZeneca)等主要公司暂停或取消在英国的投资,并加大在美国的运营。默沙东取消了其计划在伦敦设立的13.6亿美元研发中心,理由是英国在生命科学投资方面进展缓慢以及历届政府对创新药物的低估。阿斯利康也暂停了对剑桥研究基地2亿英镑的计划投资。 自由民主党批评该提案成本过高,并警告可能导致NHS其他领域削减开支。科学大臣帕特里克·瓦兰斯承认,英国在新药支出方面(目前占NHS总支出的9%)落后于美国和许多欧洲国家。该计划的核心是将国家健康与护理卓越研究院(NICE)的成本效益阈值提高25%。此前,英国制药行业协会呼吁将阈值提高至4万至5万英镑。健康大臣此前提出了一项在三年内为制药行业节省10亿英镑的协议,但制药商认为这仍施加了过高的成本。

背景介绍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的药品定价机制,特别是通过国家健康与护理卓越研究院(NICE)设定的成本效益阈值,长期以来一直是制药行业争议的焦点。制药公司普遍认为,英国的定价政策未能充分体现创新药物的价值,导致其在英国的投资吸引力低于其他主要市场,如美国。 近年来,英国政府与制药行业之间就药品定价和行业投资问题关系紧张,多次谈判陷入僵局。默沙东和阿斯利康等跨国制药巨头已明确将未来的投资计划与英国的药品定价政策挂钩,并已采取行动暂停或取消在英投资,转而加强在美国的布局,这给英国政府带来了巨大压力。特朗普政府的介入也表明,药品定价问题已超越英国国内范畴,成为国际贸易和投资谈判的一部分。

深度 AI 洞察

英国为何现在才考虑大幅提高药品价格,背后真正的推动力是什么? - 表面上是解决制药公司投资停滞和将药品价格与国际标准对齐的压力,但深层原因是英国在生命科学领域全球竞争力的下降,以及可能面临来自美国特朗普政府的贸易压力。 - 默沙东和阿斯利康等巨头暂停或取消投资,并非仅仅是谈判策略,更是对其全球投资组合的战略性重新评估。在英国脱欧后的背景下,英国若不能提供有竞争力的营商环境(包括药品定价),将面临资本流失的风险。 - 特朗普政府的介入至关重要,可能意味着美国在利用其经济影响力,要求盟友在特定领域(如制药)采纳更符合美国企业利益的政策,以确保美国制药业的全球领先地位和利润。 这项药品定价政策的潜在长期投资影响是什么,特别是对英国生物制药生态系统的影响? - 如果政策最终落地,短期内将提振在英国运营的制药公司的盈利预期,可能吸引部分已暂停的投资回归,但长期影响需警惕。 - 提高药品价格会增加NHS的财政负担,可能导致其他医疗服务领域的预算削减,从而影响医疗体系的整体效率和创新动力。这可能引发公众对医疗公平性的担忧,带来政治不确定性。 - 英国政府在平衡创新激励和公共医疗成本之间面临长期挑战。若仅靠提价,而非结构性改革,英国的生物制药生态系统可能仍难恢复其在脱欧前作为欧洲主要研发中心的吸引力,因为其市场规模和准入效率可能不及欧盟单一市场。 投资者应如何评估英国制药行业投资环境的真正风险和机遇? - 风险: 政治干预程度高,政府在控制医疗成本和支持产业发展之间摇摆不定,政策稳定性差。NHS的财政压力可能导致未来再次出现定价谈判僵局或政策逆转。英国脱欧后,其市场吸引力相对欧盟有所下降,可能难以吸引大规模、长期投资,除非有非常明确的特殊优惠。 - 机遇: 如果英国政府能够持续且坚定地实施支持创新、合理定价的政策,并在研发基础设施、人才吸引方面持续投入,可能会吸引专注于特定疾病领域或早期研发的利基型(niche)生物科技公司。此外,如果英国在生命科学领域能够通过税收优惠等其他方式提供极具竞争力的激励措施,可能会对某些投资者产生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