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关闭130个加密平台,查获1700万美元非法资金
新闻要点
哈萨克斯坦金融监测局(AFM)今年已关闭130个涉嫌洗钱的加密货币平台,并查获了与这些非法活动相关的1670万美元各类加密货币。去年,AFM关闭了36个此类平台,表明2025年打击力度显著加强。 作为遏制非法金融活动的一部分,哈萨克斯坦正引入新的资金转账要求,所有超过50万坚戈(约925美元)的银行卡充值将强制验证发件人的个人识别码(IIN)。 尽管采取了严厉打击措施,哈萨克斯坦仍在努力成为中亚主要的加密货币枢纽。该国已批准包括Bybit和WhiteBIT在内的20个加密平台运营,并已率先使用稳定币支付监管费用,推出了中亚首批现货比特币(BTC)基金之一,并正着手建立国家支持的加密储备。
背景介绍
哈萨克斯坦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将自身定位为中亚地区重要的加密货币中心,希望通过拥抱数字资产技术来推动经济发展。为此,该国不仅批准了多家主要加密货币交易所的运营,还在支付监管费用方面进行了创新,允许使用稳定币如Tether USDt (USDT)支付。 同时,哈萨克斯坦也面临着平衡加密创新与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如洗钱和非法挖矿)的挑战。该国政府通过其金融监测机构(AFM)持续加强对加密领域的监管和执法,以确保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并维护金融稳定。
深度 AI 洞察
哈萨克斯坦在打击非法加密活动的同时积极发展加密中心地位,其背后更深层次的战略动机是什么? - 这反映出一种“既要又要”的双重战略:一方面,通过严厉打击非法活动来净化市场,提升其作为加密中心的国际声誉和吸引力,向国际社会(特别是FATF等反洗钱组织)展示其监管决心。 - 另一方面,通过明确的监管框架和对合法平台的开放态度,吸引负责任的资本和技术,确保其在数字经济转型中占据有利位置,避免国家基础设施被用于洗钱等犯罪活动。 新的反洗钱措施,尤其是银行卡充值强制验证IIN,将如何影响哈萨克斯坦合法加密市场的流动性和用户体验? - 短期内,可能会对个人用户和小型交易者的资金流入造成一定阻碍,增加交易摩擦,可能导致部分资金流向更不透明的渠道,或转向场外交易(OTC)。 - 长期来看,如果执行得当且效率高,有望提高合法加密平台的信任度,降低洗钱风险,从而吸引机构投资者和更规范的资金进入,促进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然而,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将成为新的关注点。 哈萨克斯坦的监管行动对寻求进入新兴市场的全球加密项目有何长期启示? - 表明新兴市场在拥抱加密技术的同时,对反洗钱(AML)和打击恐怖主义融资(CFT)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这将成为全球加密项目合规运营的关键挑战。 - 强调了“监管明确性”与“执法力度”并存的趋势,加密项目在进入新兴市场前,必须进行彻底的合规性审查,并准备好适应动态变化的监管环境,尤其是在用户身份验证和资金流监控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