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越南将加密试点项目限制在五家持牌交易所

亚洲(不含大中华区和日本)
来源: Decrypt发布时间: 2025/10/07 02:28:01 (北京时间)
越南财政部
加密货币监管
数字资产牌照
金融科技市场准入
监管风险
Trading chart on a laptop. Image: Decrypt

新闻要点

越南财政部副部长宣布,加密货币交易所试点计划最多只发放五个牌照。尽管越南是全球加密货币采用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此举仍凸显出其谨慎的监管态度。 目前尚未收到正式申请,但有公司正在准备系统并与官员进行初步讨论。业内专家批评高资本要求和监管不确定性,认为这种做法有利于大型金融机构而非金融科技创新者。

背景介绍

越南在加密货币采用方面位居全球前三,根据Chainalysis 2025年全球采用指数,亚太地区交易量已大幅增长。 今年6月,越南国会通过了《数字技术产业法》,该法将于明年1月生效,使越南成为首批通过专门立法全面监管数字资产的国家之一。此前,政府已于上月授权试点实施加密资产市场。

深度 AI 洞察

越南的限制性试点项目对其成为区域金融科技中心的抱负有何战略影响? - 这种高度受限的方法表明,越南政府优先考虑控制和风险管理而非开放式创新。将牌照上限设为五家,可能导致一个由少数大型、通常是国有或与国家关系密切的金融机构主导的市场。 - 专家评论指出,高准入门槛和不确定性会将流动性和创新推向海外,从而削弱越南吸引国际金融科技投资和人才的潜力,并限制其在全球数字经济中的竞争力。 - 这种“封闭式复合体”而非“沙盒”的模式,可能会阻碍本土金融科技初创企业的成长,并使其难以与已建立的全球或区域性参与者竞争,最终可能扼杀越南成为充满活力的金融科技中心的雄心。 这种监管模式可能如何影响其他考虑采用加密货币框架的新兴市场? - 越南采取的谨慎且集中的监管方式可能会为其他新兴市场树立先例。这些市场可能面临类似的创新与国家控制之间的权衡,并可能倾向于复制这种限制性模式,以规避风险并保持对资本流动的掌控。 - 如果这种模式被广泛采纳,可能会在亚太地区乃至更广泛的新兴市场中形成一种“监管竞争”,即各国在寻求吸引数字资产活动的同时,又试图通过严格的牌照和资本要求来最小化感知风险。 - 然而,这种做法的成功与否,将取决于其能否在不扼杀创新或将流动性推向未经监管的海外平台的前提下,确保市场稳定和投资者保护。未能实现后者可能促使其他国家寻求更灵活的监管沙盒模式。 越南此举对加密货币公司和投资者而言,长期投资机会或风险是什么? - 机会: 对于能够满足高资本要求并获得牌照的少数大型金融机构而言,这带来了巨大的先发优势和市场整合机会。他们将在一个受保护且竞争有限的环境中运营,可能享受更高的利润率和市场份额。 - 风险: 对于小型金融科技创新者和大多数加密货币公司而言,市场准入门槛极高,可能导致其被排除在外或被迫在海外运营。这限制了越南国内加密生态系统的增长潜力,并可能导致技术和人才外流。 - 投资者影响: 对于寻求在越南加密领域投资的投资者而言,潜在的投资标的将非常有限,主要集中在少数持牌实体。市场缺乏竞争可能会限制创新带来的高增长回报,但同时,受监管市场的稳定性可能提供一定程度的风险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