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以太坊交易平台供应量触及9年低点,受“华尔街光环”影响

全球
来源: Cointelegraph(加密电讯)发布时间: 2025/09/25 18:59:02 (北京时间)
以太坊
加密货币
机构投资
数字资产
DeFi
以太坊交易平台供应量触及9年低点,受“华尔街光环”影响

新闻要点

以太坊(ETH)在中心化交易平台上的持有量已降至201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主要原因在于机构投资者不断增持。 自2020年中以来,以太坊交易平台余额持续萎缩,过去两年可用供应量减少了约50%。Glassnode数据显示,截至周四,交易平台余额已降至1480万枚ETH。CryptoQuant也报告了类似趋势,其以太坊交易平台供应比率(交易平台储备除以总供应量)为0.14,创2016年7月以来新低。 大规模流出通常表明资产正转向自我托管、质押或DeFi以获取更高收益,从而减少交易平台流动性并降低即时抛售压力。自今年6月以来,包括BitMine在内的企业级以太坊金库开始积极积累资产,约有68个实体已购入526万枚ETH,价值约217亿美元,占总供应量的4.3%。同期,美国现货以太坊ETF也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目前共持有675万枚ETH,价值近280亿美元,占总供应量的5.6%。这表明约10%的以太坊已流向机构实体。 分析师Rachael Lucas将此现象称为以太坊获得了“华尔街的光环”(Wall Street glow-up)。尽管过去一周以太坊价格回调超过11%,跌破4100美元,但分析师Tom Lee仍预测年底前价格将达到1万至1.5万美元。

背景介绍

加密货币市场中,资产在中心化交易平台上的供应量是衡量市场情绪和潜在抛售压力的关键指标。当大量加密资产从交易平台流出时,通常表明投资者倾向于长期持有(冷存储)、通过质押获取收益或将其部署到去中心化金融(DeFi)协议中,而非短期交易或出售。 近年来,随着监管环境逐步完善和传统金融机构对数字资产的兴趣增加,机构投资者已成为加密市场日益重要的参与者。特别是美国现货比特币ETF的成功推出,为机构资本进入加密领域提供了更便捷、更受监管的途径。此后,现货以太坊ETF也已获批并上市,进一步加速了机构对以太坊的配置。以太坊作为市值第二大的加密货币和重要的DeFi基础设施,其生态系统的发展使其成为机构配置数字资产的重点。

深度 AI 洞察

机构为何此时加速囤积以太坊,这预示着他们对以太坊的长期信念有何转变? 以太坊交易平台供应量创9年新低,且机构积累显著加速,这可能反映了几个深层次的信念转变: - DeFi与Web3生态的成熟认可: 机构投资不仅看重以太坊作为数字黄金的潜力,更看重其作为全球最大可编程区块链平台的地位,是DeFi、NFT和更广泛Web3经济的基石。大规模质押表明他们看好生态系统长期增长带来的协议收益。 - 机构级产品的有效性: 美国现货以太坊ETF的推出为传统金融机构提供了合规、便捷的投资渠道,显著降低了进入门槛,提升了机构配置的意愿和能力。 - 通胀对冲与美元霸权挑战: 在2025年特朗普总统任期内,全球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可能持续,美元霸权面临潜在挑战。机构将以太坊视为一种潜在的通胀对冲工具和多元化资产,以抵御传统金融体系的风险。 - 以太坊EIPs升级的正面预期: 市场对以太坊未来技术升级(如降低Gas费、提高可扩展性)抱有积极预期,认为这将进一步巩固其作为Web3核心基础设施的地位,并吸引更多开发者和用户。 交易平台供应量减少和质押增加,将如何影响以太坊在日益机构化环境中的市场流动性和价格动态? 交易平台供应量减少和大规模质押对以太坊的市场动态具有多重影响: - 流动性收紧与价格波动性: 随着更多以太坊移出交易平台进行冷存储或质押,公开市场上的可交易供应量将大幅减少。这通常会导致在给定需求水平下,价格上涨的斜率更陡峭,但也可能在抛售压力出现时加剧价格下行波动。 - 机构持币者的长期化: 机构投资者通常有更长的投资期限和更强的风险承受能力,他们的囤积行为将把以太坊的持有者结构向长期化、稳定化方向转变,减少短期投机行为对价格的冲击。 - 质押收益的吸引力: 质押以太坊能够获得稳定的被动收益,这为机构提供了除资产增值外的另一层回报,进一步增强了其长期持有的动机,并作为一种“软锁仓”机制减少了即时可售供应。 - 市场效率与深度: 尽管交易平台可用供应减少,但现货ETF的流动性将为机构提供另一种退出机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市场深度。然而,ETF的流入和流出行为本身也可能成为影响短期价格的重要驱动因素。 考虑到近期以太坊价格的回调,对“华尔街光环”的乐观叙事是否存在潜在风险或反向论点? 尽管机构流入强劲,但“华尔街光环”的叙事也并非没有挑战和风险: - 短期市场情绪与宏观逆风: 即使有机构支持,加密市场仍容易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如利率政策、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短期市场情绪的影响。近期以太坊价格回调正是市场正常波动的体现,机构积累并不能完全免疫这些因素。 - 机构行为的趋同性风险: 当大量机构采取相似策略时,虽然短期内可能推高价格,但也可能在市场转向时导致集中抛售,从而放大市场波动。机构的“羊群效应”在传统市场中屡见不鲜,加密市场也不例外。 - 监管不确定性仍存: 尽管现货ETF已获批,但美国及全球对加密货币的监管框架仍在演变。未来潜在的监管收紧或模糊性,仍可能对机构投资者的信心和投资策略产生负面影响。 - Tom Lee预测的过度乐观: 分析师Tom Lee高达1万至1.5万美元的年底目标可能过于乐观。虽然机构流入是利好,但市场消化需要时间,且价格上涨并非线性。这类高位预测在加密市场中屡见不鲜,投资者需警惕情绪过热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