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首席财务官表示,“印度制造”和“自力更生”并非虚言,它们是印度企业获取现金和提升竞争力的秘密武器

亚洲(不含大中华区和日本)
来源: 印度时报发布时间: 2025/09/23 19:59:00 (北京时间)
印度制造
自力更生
印度经济
制造业
生产挂钩激励计划
外国直接投资
首席财务官表示,“印度制造”和“自力更生”并非虚言,它们是印度企业获取现金和提升竞争力的秘密武器

新闻要点

随着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启动商品服务税(GST)储蓄节,并重申对“印度制造”和“自力更生”倡议的关注,印度企业首席财务官们(CFOs)普遍赞扬这些举措是推动增长、投资和全球竞争力的关键动力。他们指出,改革、节日需求和行业激励措施正在重塑供应链,并将印度定位为主要的制造业中心。 首席财务官们强调,这些倡议通过减少进口依赖、建立有韧性的供应链和加速创新来增强竞争力。本地生产不仅能满足国内需求,刺激商业扩张,还能吸引投资,形成增长的良性循环。政府的生产挂钩激励(PLI)计划覆盖半导体、清洁能源等14个关键领域,进一步加强了印度的制造业生态系统并减少了进口依赖。他们认为,“印度制造”正在成为印度经济复兴的基石,吸引战略资本,创造就业,并将印度打造成全球工厂。

背景介绍

“印度制造”(Make in India)是印度政府于2014年9月推出的一项旗舰计划,旨在鼓励跨国公司和国内公司在印度生产商品,以刺激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并提高印度的全球竞争力。该计划涵盖了25个关键行业。 “自力更生”(Swadeshi)概念源于印度独立运动,强调使用本土产品和推动本土产业发展。在莫迪政府领导下,这一概念被重新诠释为“自给自足的印度”(Atmanirbhar Bharat)愿景的一部分,旨在减少对进口的依赖,特别是在关键领域,并加强国内供应链的韧性。政府通过生产挂钩激励(PLI)计划等具体政策工具,为在印度进行制造业投资提供激励,以期将印度打造为全球制造业中心。

深度 AI 洞察

抛开庆祝性言辞,究竟是何种更深层次的战略动机促使首席财务官们公开支持“印度制造”和“自力更生”倡议,这些倡议又将如何真正重塑他们的企业战略? - 获取激励: 首席财务官们认识到,生产挂钩激励(PLI)计划、税收优惠和补贴能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直接影响其国内生产的利润和投资回报。公开支持有助于维持良好的政商关系,这对于获取这些利益至关重要。 - 供应链韧性: 地缘政治碎片化以及近期全球供应链中断(例如疫情期间)的教训,使得本地化生产成为一项战略要务,以降低运营风险并确保业务连续性。 - 市场准入与品牌定位: 与民族主义情绪(“自力更生”)保持一致,能够提升品牌对日益壮大的国内消费群体的吸引力,可能增加市场份额并降低营销成本。 - 吸引资本: 健全的国内制造业基础,尤其是在战略性行业,使印度对国内外直接投资更具吸引力,可能降低与这些倡议保持一致的企业的资本成本。 印度将自己定位为“世界工厂”的雄心面临哪些关键挑战,以及这些挑战可能如何影响其实现全球竞争力的长期轨迹? - 基础设施差距: 尽管在改善物流和交通方面取得了进展,但与成熟的制造业中心相比,印度在电力、交通和仓储等方面的基础设施仍存在显著差距,这可能导致更高的运营成本和效率低下。 - 劳动力技能与教育: 印度拥有庞大的劳动力,但在特定高科技制造业领域,熟练劳动力短缺是一个持续存在的挑战。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需要进一步改革,以满足行业不断变化的需求。 - 官僚障碍与监管复杂性: 尽管“营商便利性”有所提升,但企业仍可能面临复杂的监管环境、许可延误和潜在的官僚障碍,这可能会阻碍投资和扩张。 - 全球贸易动态: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可能导致贸易壁垒和关税波动,这可能会影响印度出口的竞争力,并使其全球供应链战略复杂化。 鉴于印度政府的持续推动和企业界的热情,投资者应如何评估“印度制造”和“自力更生”对未来十年印度经济增长和特定行业投资机会的实际影响? - 长期结构性转变: 这些倡议代表着印度经济向制造业驱动型增长的长期结构性转变。投资者应关注受益于国内生产扩张的行业,如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可再生能源和半导体。 - 资本支出与并购: 随着企业在国内建立或扩大生产基地,预计资本支出(CapEx)将大幅增加。这也可能推动特定行业内的并购活动,因为企业寻求规模经济和技术整合。 - 供应链多元化: 全球企业将印度视为“中国+1”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实现供应链多元化。投资者应关注那些能够有效融入全球价值链并作为替代制造中心的印度公司。 - 盈利能力与估值风险: 虽然增长前景乐观,但投资者应仔细评估参与PLI计划的公司是否能够有效管理成本、提高效率并实现可持续的盈利能力。过度乐观的估值可能带来风险,尤其是在资本密集型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