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贝森特称美中就TikTok协议达成“框架”;特朗普、习近平将于周五通话敲定

全球
来源: 福克斯商业新闻网发布时间: 2025/09/16 15:14:37 (北京时间)
TikTok
中美关系
科技监管
数据安全
地缘政治风险
From ban to embrace: Trumps evolution on TikTok President Donald Trump tried to ban TikTok during his first term, but during his second term he says he is a "fan" of the social video-sharing app.

新闻要点

美国和中国已就一项框架协议达成一致,允许TikTok在美国继续运营,此前该社交媒体应用若无行动可能最早于周三被关闭。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与中国代表团进行两天谈判后表示,该框架涉及TikTok所有权转向由美国控制。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计划于周五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电话,以最终敲定该协议。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表示,9月17日的最后期限可能会有短暂延长,贝森特补充说,如果没有框架协议,这一期限就不会延长。 贝森特此前曾指出,中国寻求在贸易和技术政策上获得美方让步,以换取TikTok的剥离,但她强调美国不愿为一款社交媒体应用牺牲国家安全。特朗普总统在Truth Social平台上发文称,美中在欧洲举行的“大型贸易会议进展非常顺利!即将结束”。他还提到,一项关于“某家”美国年轻人非常希望保留的公司也达成了协议,并表示周五将与习近平主席通话,称两国关系“依然非常牢固”。

背景介绍

2024年,美国国会颁布了一项法案,并由时任总统乔·拜登签署成为法律,禁止TikTok和其他受外国对手控制的应用程序。该法案在最高法院挑战中幸存下来,并于2025年1月19日生效,但允许了90天的延期。 这项禁令的最后期限,即TikTok可能被关闭的日期,已迫在眉睫。在2025年9月15日的新闻发布时,如果没有达成协议,TikTok可能最早在9月17日面临关闭。目前的谈判旨在达成一项协议,允许TikTok在满足特定条件(如美国控制所有权)的情况下继续在美国运营。

深度 AI 洞察

特朗普政府和北京达成此协议的深层战略动机是什么,除了声明的国家安全和经济考量? - 对于特朗普政府而言,在年轻人中广受欢迎的TikTok上达成协议,能在不完全牺牲国家安全言论的前提下,获得一项务实的胜利,从而吸引关键选民,并将其塑造成一项成功的对华谈判成果,为更广泛的贸易磋商提供筹码。 - 对于北京而言,同意剥离部分TikTok所有权可能是一个有策略的让步。这既能避免直接禁令对中国科技巨头造成的沉重打击,也能争取时间,并可能通过复杂的股权结构或技术许可协议,维持一定程度的影响力。同时,这也可以被视为向全球投资者传递信号,即尽管存在紧张关系,但中国仍愿意在特定条件下与美国合作。 这项“框架”协议如何影响中美科技脱钩的长期趋势,以及对其他可能受美国国家安全审查的中国科技公司意味着什么? - 尽管协议允许TikTok继续运营,但要求“美国控制所有权”的条款预示着中美在敏感科技领域的脱钩趋势仍在继续。这表明美国对中国科技公司的数据安全和国家安全风险仍持警惕态度,并愿意通过强制性剥离来解决。 - 对其他中国科技公司而言,此案例设定了一个重要先例。如果其美国业务被认定构成国家安全风险,它们可能面临类似的压力,即要么剥离美国资产,要么面临禁令。这可能导致中国科技公司在进入或扩大美国市场时,更倾向于采用本地化运营和所有权结构,以规避未来的监管风险。 该协议对全球科技公司在不同司法管辖区运营的未来监管环境有何启示? - TikTok协议凸显了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下,科技公司面临的日益复杂的监管环境。国家安全和数据主权正成为各国政府审查外国科技公司的主要考量。 - 这可能促使全球科技公司重新评估其全球运营模式,并可能导致更多的数据本地化要求、股权结构调整,甚至在不同国家市场采取“分叉”(forked)产品策略,以适应当地的监管要求和政治敏感性。这种趋势将增加跨国科技公司的运营成本和复杂性,并可能阻碍技术和服务的全球自由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