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的烧钱狂潮正在助推科技产业发展,甲骨文成为最新赢家

新闻要点
本周,甲骨文股价因其与 OpenAI 的巨额云服务合同而大幅上涨,成为最新一家受益于 OpenAI 庞大支出的科技公司。此前,博通的股价也因与 OpenAI 签订的价值100亿美元的定制处理器协议而上涨。 自2022年末 ChatGPT 发布以来,微软、英伟达、甲骨文和博通这四家公司凭借与 OpenAI 的紧密联系,总市值已累计增长超过4.5万亿美元,推动纳斯达克和标普500指数创下新高。然而,市场对 OpenAI 烧钱的运营模式、非营利母公司治理以及高达5000亿美元的估值表示担忧。 甲骨文披露与 OpenAI 签订了一份从2027年开始的300亿美元云合同,这是 OpenAI 在未来五年内承诺的3000亿美元计算支出的一部分,导致甲骨文的履约义务激增359%至4550亿美元。但分析师担心其对单一客户的过度依赖。OpenAI 还计划投入190亿美元用于“星门”项目,这是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宣布的一项旨在加强美国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投资的合资企业。 OpenAI 预计其年度经常性收入到2029年将达到1250亿美元,并正向营利性实体转型,以确保获得400亿美元融资。尽管如此,一些分析师对甲骨文在 AI 领域的长期前景持怀疑态度,认为其在云基础设施方面仍落后于主要竞争对手。
背景介绍
OpenAI 自2022年末推出 ChatGPT 以来,引发了全球人工智能热潮,成为该领域的关键驱动者。该公司以其独特的治理结构而闻名,即由一个非营利性母公司监管其营利性业务。 其发展得到了微软超过130亿美元的战略投资和云合作伙伴关系的支持。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竞争激烈,Meta、谷歌以及Anthropic等公司都在积极发展各自的AI技术。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政府也已将加强国内AI基础设施视为国家战略重点。
深度 AI 洞察
OpenAI 的巨额支出对受益公司构成何种战略影响,尤其考虑到其烧钱的性质和独特的治理结构? - OpenAI 的庞大支出集中惠及了少数几家公司(如甲骨文、博通、微软、英伟达),极大地推动了它们的近期增长和估值。 - 然而,这种高度集中的支出也为这些合作伙伴带来了显著的依赖风险。如果 OpenAI 的财务模式遭遇挑战、竞争格局发生剧变或其内部治理出现问题,这些受益公司的收入流和增长预期可能面临巨大不确定性。 - 尽管 OpenAI 计划转型为营利性实体,但其作为一家非营利母公司控制下的烧钱型初创企业,且估值高达5000亿美元,其长期的资本获取能力和商业可持续性仍存在疑问,可能影响其未来对供应商的支付能力。 除了直接的财务影响,特朗普总统宣布的涉及 OpenAI 和甲骨文的“星门”项目,对美国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和公私合作模式有何深层信号? - “星门”项目表明特朗普政府正积极通过公私合营模式,将国家战略重点与私营科技巨头的创新和资本相结合,以加速美国 AI 基础设施的建设,这很可能是在全球 AI 军备竞赛背景下,特别是与中国的竞争中,保持美国技术领先地位的关键策略。 - 这种模式允许政府在不直接承担所有巨额投资的情况下,有效引导私营部门的投资方向,实现国家级的战略目标,例如提升计算能力和数据中心容量,以支持先进 AI 模型的开发和部署。 - 此举凸显了 AI 计算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资产的重要性,预示着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由政府倡导或支持的公私合作项目,旨在确保关键技术基础设施的安全和领先。 考虑到市场对甲骨文 AI 前景的怀疑,其与 OpenAI 的巨额合同如何重塑投资者对其云基础设施竞争力的看法,以及这对其长期估值意味着什么? - 甲骨文与 OpenAI 的巨额合同短期内显著提振了市场对其云基础设施能力的信心,使其市值短暂逼近万亿美元,改变了“甲骨文在 AI 领域几乎默默无闻”的传统看法。这表明其在特定工作负载(尤其是高性能计算)方面可能具备被低估的实力。 - 然而,部分投资者和分析师的担忧(如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的Byron Deeter)强调,单一客户的高度集中和甲骨文在整体云市场中的“B级超大规模服务商”地位,意味着其长期 AI 竞争力仍需在软件和芯片等更广阔的生态系统中得到验证。 - 这份合同虽然是重要的里程碑,但投资者应关注甲骨文能否将此次成功复制到更多客户、扩展其 AI 服务范围,并有效整合其技术栈,以避免过度依赖一个客户带来的风险,从而实现可持续的估值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