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Klarna IPO和ASML对Mistral的投资重燃欧洲科技梦想

欧洲
来源: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发布时间: 2025/09/12 16:59:23 (北京时间)
Klarna
ASML
Mistral AI
欧洲科技
IPO
风险投资
Sebastian Siemiatkowski, CEO and Co-Founder of Swedish fintech Klarna, gives a thumbs up during the company’s IPO at the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in New York City, U.S., Sept. 10, 2025.

新闻要点

欧洲科技行业本周迎来多个重要进展,重燃了该地区与美国和亚洲竞争的科技产业梦想。瑞典金融科技公司Klarna在纽约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募股,市值超过170亿美元。荷兰芯片巨头ASML领投法国人工智能公司Mistral的17亿欧元C轮融资,使Mistral估值达117亿欧元。此外,伦敦AI初创公司ElevenLabs的估值通过二级市场交易翻倍至66亿美元。 这些事件促使风险投资家将欧洲科技的活跃视为一场“不断壮大的浪潮”,而非简单的复兴。尽管2022年俄乌冲突、高通胀和利率上升曾导致融资困难,并使Klarna估值大幅缩水,但投资者认为,生成式AI的巨大机遇、成熟的生态系统以及充裕的资本正在催生一批定义行业的公司。有观点认为,在当前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和特朗普总统贸易关税的背景下,欧洲科技市场可能被视为避险投资机会,吸引全球资金流入。

背景介绍

过去十年,欧洲一直被寄予厚望能发展出与硅谷匹敌的科技巨头,但所谓的“黄金时代”并未完全实现。俄罗斯在2022年入侵乌克兰,导致通胀飙升和全球央行加息,高利率环境对资本密集型科技公司造成了沉重打击,许多公司难以筹集到增长所需的资金。 例如,Klarna在2022年由软银领投的一轮融资中估值曾高达456亿美元,但在同年其市场价值被大幅削减85%至67亿美元。欧洲科技市场长期存在碎片化问题,各国监管法规不一,这使得该地区公司难以像美国和亚洲同行那样实现大规模扩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去年启动了“欧盟公司”(EU Inc.)倡议,旨在通过建立一个泛欧洲的法律框架来简化复杂的监管。

深度 AI 洞察

欧洲科技复苏的深层驱动力是什么,除了表面的IPO和融资事件? 除了近期引人注目的IPO和融资事件,欧洲科技的“复苏”更深层次地源于几个结构性转变: - 生成式AI浪潮的战略机遇: 新一轮技术革命,特别是生成式AI,为欧洲提供了在全球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吸引了大量投资。 - 成熟的生态系统: 欧洲已培育出数万名具备构建和扩展全球公司经验的人才,且资本可及性显著提高,形成了更可持续的增长基础。 - 资金流向的战略再平衡: 在美国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和全球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全球投资者正在寻求资产多元化,欧洲市场因其相对“折扣”的估值和潜在的避险属性而成为具吸引力的目的地。 欧洲市场固有的碎片化和监管复杂性,将如何长期影响其与美国和亚洲巨头的竞争能力? 尽管当前乐观情绪高涨,欧洲市场固有的碎片化和监管复杂性仍是其实现与美国和亚洲同等规模竞争的重大结构性障碍: - 规模化挑战: 缺乏单一市场意味着企业在跨国扩张时面临更高的合规成本和更复杂的运营挑战,这限制了它们快速积累用户和市场份额的能力,从而难以达到美国科技巨头的“超大市值”级别。 - 资本效率低下: 监管壁垒可能导致资本配置效率低下,抑制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尤其是在需要大规模、快速融资的科技领域。 - “欧盟公司”倡议的局限性: 尽管“欧盟公司”等旨在统一监管的倡议值得肯定,但其执行的复杂性和所需时间可能使其无法在短期内完全消除碎片化的负面影响,长期效果有待观察。 “欧洲避险市场”的说法能否吸引持续的大规模机构投资,还是仅仅是短期策略性配置? 将欧洲视为“避险市场”的论调,在当前不确定性环境中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其能否吸引持续大规模机构投资需谨慎评估: - 短期吸引力: 在美国政治和经济不确定性(如特朗普的贸易关税和潜在政策波动)加剧时,欧洲市场可能因其相对稳定性和“折扣”估值而成为短期资金的避风港。 - 长期可持续性挑战: 除非欧洲能根本性解决其市场碎片化、养老金对风投配置不足以及资本市场深度不足等问题,否则“避险”可能更多是战术性配置。真正的长期大规模机构资金流入,需要更深层次的结构性改革来支撑其增长潜力和流动性。 - 地缘政治风险: 欧洲本身也面临地缘政治风险(如俄乌冲突的长期影响),这可能削弱其作为长期避险地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