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英伟达在对华芯片销售之争中抨击批评者为A.I.‘悲观论者’

全球
来源: 纽约时报发布时间: 2025/09/09 20:32:01 (北京时间)
英伟达
AI芯片
中美科技竞争
半导体出口管制
国会政策
David Sacks, a White House adviser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as attacked newly proposed restrictions on A.I. chip sales to China.

新闻要点

尽管特朗普政府正在放宽对华销售人工智能芯片的限制,美国国会领导人却正在介入,寻求实施自己的限制。参众两院正在权衡新规定,要求在向中国企业出售关键技术之前,必须先将其提供给美国公司。 芯片巨头英伟达预计明年可在中国实现500亿美元的A.I.芯片销售额,该公司对此采取了非传统的游说攻势,将共和党提出的新规贬低为“A.I.悲观论者”所散布的左翼偏执的产物。 英伟达的激烈行动混淆了A.I.政策辩论,震惊了支持新措施的共和党人,并使困惑的华盛顿内部人士卷入了一场硅谷内部的争论。这场争论发生在希望加速A.I.发展以释放数万亿美元经济价值的“加速主义者”与担心该技术可能毁灭人类的“悲观论者”之间。

背景介绍

自2022年以来,美国政府一直致力于限制中国获取先进半导体技术,以遏制中国在人工智能和军事领域的进步。此前,拜登政府实施了严格的出口管制措施,旨在阻止英伟达等公司向中国销售其最先进的A.I.芯片。 进入2025年,特朗普总统(连任后)的政府在某些领域对华政策上显示出放宽迹象,这与国会中一些人继续寻求对华技术出口实施严格限制的立场形成了对比。这种分歧反映了美国内部在平衡经济利益、国家安全以及在全球技术领导力方面的复杂辩论。

深度 AI 洞察

国会为何在特朗普政府放宽限制之际仍寻求新的对华芯片限制? - 国会的举动可能反映了对国家安全和技术霸权根深蒂固的跨党派担忧,即便行政部门的短期经济考量有所变化。这超越了具体的贸易政策,是关于长期地缘战略竞争。 - 这种立场可能受到国防和情报界评估的影响,他们认为中国在A.I.领域的进步对美国构成持续威胁,无论当前政府的姿态如何。国会议员可能更愿意采取强硬立场以争取选民支持,尤其是在技术安全被视为核心议题的背景下。 英伟达将批评者称为“A.I.悲观论者”的激进游说策略,可能对其与美国政府的长期关系和市场地位产生何种影响? - 这种策略可能在短期内为英伟达争取到一些喘息空间,通过制造舆论混乱来拖延或削弱限制措施,从而保护其在华的巨额潜在营收。然而,这存在激怒国会和国防部门的风险,可能导致未来更严厉、更具针对性的监管报复。 - 将国家安全担忧与“左翼偏执”联系起来,可能会损害英伟达作为一家负责任的美国技术领导者的声誉,并在华盛顿内部制造长期不信任。这可能为其未来在全球市场的扩张和合作带来障碍。 如果美国政府的行政部门和立法部门在对华技术出口政策上存在分歧,全球A.I.和半导体行业将面临怎样的更广泛影响? - 这种政策不确定性将成为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主要风险因素。企业可能难以制定长期投资和市场策略,因为政策信号模糊且可能反复无常,导致运营效率降低和资本部署犹豫。 - 分歧的政策可能加速中国寻求技术自给自足的决心和投资,促使其在A.I.芯片设计和制造领域投入更多资源,最终可能削弱美国在该领域的长期技术领先地位。 - 这还将促使其他国家和地区(如欧洲和日本)重新评估其自身的技术出口政策,并可能寻求建立更自主的供应链,从而进一步碎片化全球技术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