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报告称汇丰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在新监管制度下寻求香港稳定币牌照

大中华区
来源: Cointelegraph发布时间: 2025/09/08 19:52:03 (北京时间)
汇丰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香港金管局
稳定币监管
加密货币托管
数字金融
香港金融中心
报告称汇丰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在新监管制度下寻求香港稳定币牌照

新闻要点

据报道,汇丰银行和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中国工商银行(ICBC)计划在香港新监管制度生效后,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香港金管局(HKMA)此前表示,初期可能只会发放少量稳定币牌照,其中渣打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有望在首轮获得牌照,从而取得先发优势。 香港《经济日报》报道,截至8月底,已有77家机构表示有兴趣申请稳定币牌照,但一些申请者认为要求比预期更严格。香港新的稳定币监管框架于8月1日生效,规定向散户投资者提供或推广未经许可的法币挂钩稳定币为刑事犯罪,并为发行人设置了高门槛。香港证监会(SFC)也发布了针对加密货币托管标准的指导意见,并警告称,稳定币新闻的炒作增加了欺诈风险。

背景介绍

香港于2025年8月1日正式启动了其新的稳定币监管框架,并设定了六个月的过渡期。这项新规定旨在严格规范稳定币市场,明确将向零售投资者提供或推广未经许可的法币挂钩稳定币定为刑事犯罪,并对稳定币发行人提出了极为严格的准入要求。 此举是香港致力于建立健全数字资产监管体系的一部分,旨在平衡金融创新与投资者保护。在稳定币法规生效后,香港监管机构迅速将注意力转向了加密货币托管,香港证监会于8月中旬发布了立即生效的加密货币托管标准指南,引入了全面的安全要求,并禁止在冷钱包实施中使用智能合约。同期,证监会也警告称,伴随新稳定币框架引入的市场炒作可能增加欺诈风险。

深度 AI 洞察

大型传统银行进入香港稳定币市场有何战略意义? - 汇丰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等全球金融巨头的参与,标志着香港数字资产市场向主流金融机构接纳迈出了关键一步。这可能进一步提升稳定币的合法性和可信度,吸引更多机构投资者。 - 此举也反映出这些银行对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数字资产领域发展潜力的认可。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领导下的美国,监管环境对加密货币仍持谨慎态度,香港的明确监管框架为传统银行提供了进入这一新兴领域的相对清晰路径。 - 对于中国大陆而言,尽管其境内对加密货币有严格禁令,中国工商银行通过香港布局稳定币,可能是在探索未来数字人民币在跨境交易和国际化方面的潜在衔接点,利用香港的“一国两制”优势进行金融创新。 香港严格的稳定币和加密货币托管法规将如何影响其成为全球加密中心的抱负? - 尽管严格的法规可能在短期内让一些小型或寻求“监管套利”的加密公司望而却步,但它实际上有助于吸引那些重视合规性和安全性的全球大型机构。这使得香港能够打造一个更具信誉、机构友好的加密生态系统,而非一个散户投机市场。 - “比预期更严格”的要求和初期市场损失,是行业洗牌的信号。那些无法满足高标准的参与者将被淘汰,从而巩固头部企业和传统金融机构在合规数字资产领域的地位,形成一个更为集中的市场。 - 在美国唐纳德·特朗普总统任期内,美国在数字资产监管方面仍存在不确定性,香港的清晰且严格的路径可能吸引寻求稳定和受监管环境的全球资本和人才,尤其是在Web3和RWA(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等领域。 推动受监管加密资产背后可能存在哪些更广泛的地缘政治或经济动机? - 香港此举是其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战略部分,特别是在全球数字经济转型时期。通过拥抱受监管的数字资产,香港旨在保持其在全球金融创新前沿的竞争力,并可能在未来数字货币体系中发挥关键作用。 - 对于北京而言,这提供了一个受控的“试验场”,以观察和评估数字资产在严格监管下的运作模式,同时不影响中国大陆的金融稳定。这可能为未来数字人民币的国际拓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基础设施。 - 鉴于全球大国在数字货币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香港的这一举措,尤其是在西方主要经济体仍在努力制定全面监管政策的背景下,为中国及其金融生态系统在全球数字金融格局中占据战略高地提供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