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Chainalysis:美国加密货币采用率在“监管势头”下上升

全球
来源: Decrypt发布时间: 2025/09/03 22:14:18 (北京时间)
Chainalysis
加密货币采用
稳定币
比特币ETF
美国监管政策
Image: Shutterstock/Decrypt

新闻要点

根据Chainalysis最新报告,美国在全球加密货币采用指数中从去年的第四位跃升至第二位,主要得益于比特币ETF和稳定币监管清晰度带来的机构需求增长。 印度连续第三年保持榜首,而亚太地区以69%的交易量增长引领全球,达到2.36万亿美元。全球稳定币交易量超过4万亿美元,其中USDT每月处理逾1万亿美元,USDC每月介于1.24万亿至3.29万亿美元。 美国通过《GENIUS法案》在稳定币监管方面确立了领先地位,促使Stripe、Mastercard、Visa等支付处理器推出利用稳定币的产品,并吸引了包括花旗银行在内的传统银行考虑发行自己的稳定币。比特币仍然是加密货币的主要入口,在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期间吸引了超过4.6万亿美元的法币流入。

背景介绍

Chainalysis的2025年全球加密货币采用指数对151个国家进行了草根加密货币采用情况的跟踪,并调整了其方法论,新增了对超过100万美元机构交易活动的衡量。美国监管环境的改善,特别是对现货比特币ETF的批准和针对稳定币的《GENIUS法案》的通过,是推动机构兴趣的关键因素。 现任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政府在2024年连任后,其政策导向通常被视为支持技术创新和减少监管障碍,这可能间接促进了加密货币领域的“监管势头”。与此同时,印度、巴基斯坦和越南等新兴市场则以汇款和金融普惠等实际应用需求驱动了加密货币的广泛采用。

深度 AI 洞察

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议程如何促进了美国加密货币监管势头的形成,超越了具体法案的表面影响? 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和去监管化议程可能在几个方面间接推动了加密货币的“监管势头”: - 创新驱动:政府通常支持技术创新,以保持美国在全球经济和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这种立场为加密货币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 - 资本市场竞争:在全球资本市场竞争中,允许比特币ETF等产品有助于美国金融市场吸引并留住数字资产领域的投资。 - 美元霸权维持:通过《GENIUS法案》规范稳定币,可以确保美元在数字经济中的主导地位,特别是在与中国等竞争对手的数字货币发展抗衡时。 考虑到美国机构采用(监管清晰、ETF)与新兴市场草根效用(汇款、金融可及性)的驱动因素存在差异,哪种模式在未来的市场低迷或政策转变中更具韧性? 新兴市场以效用驱动的采用模式可能更具韧性: - 基本经济需求:汇款和金融可及性是应对实际经济挑战的基本需求,这些需求在熊市中也不会消失,甚至可能因传统金融体系的不足而变得更加迫切。 - 抗政策波动:这些市场的用户经常在监管不明确甚至受限的环境中使用加密货币,表明其使用并非高度依赖于政府的直接支持或政策优惠。 - 机构需求波动:相比之下,美国机构对加密货币的兴趣虽然受监管清晰度推动,但其投资可能仍受市场周期和宏观经济情绪的影响,从而在低迷时期出现波动。 随着稳定币监管(例如《GENIUS法案》)的固化以及花旗等机构探索推出自己的稳定币,这对传统金融服务的第二级影响是什么? 稳定币的成熟和机构的参与将对传统金融产生深远影响: - 支付系统效率提升:全球支付和跨境汇款将变得更加高效和低成本,可能威胁到SWIFT等传统汇款网络的市场份额。 - 银行服务再定义:传统银行可能会从单纯的托管和转账服务转向提供基于区块链的更复杂、更具创新性的金融产品,或面临被去中介化的风险。 - 数字资产与传统资产融合:稳定币作为数字桥梁,将加速传统证券、房地产等资产的代币化进程,模糊传统金融与数字金融的界限,创造新的投资类别和市场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