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在四月关税冲击后持续上涨——但涨势能否维持?

新闻要点
尽管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在四月份宣布了广泛的进口关税,起初引发了经济衰退和企业及消费者受损的担忧,但美国股市和整体经济环境并未如预期般灾难。事实上,标普500指数在八月份创下新高,并完成了连续第四个月的上涨。这得益于特朗普政府与相关国家的谈判以及企业为应对关税影响所做的调整。 目前,市场正进入历史上对股市表现不利的九月。然而,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最近关于可能降息的言论,以及联邦上诉法院关于部分关税非法的裁决,都可能成为影响市场走势的关键因素。此外,英伟达等科技巨头在人工智能支出和中国市场销售方面的消息也可能提供市场方向。 文章强调,对于投资者而言,短期市场波动不应干扰长期投资策略,应专注于购买优质股票并长期持有,因为历史数据显示,尽管有短期回调,标普500指数和优质公司股票长期来看仍能实现强劲增长。
背景介绍
2025年4月,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宣布了一系列针对全球多国的广泛进口关税,引发了市场对经济衰退、企业利润受损和消费者成本上升的担忧。这一政策被视为其“美国优先”贸易议程的延续,旨在保护国内产业和就业。尽管初期市场反应负面,但随后的几个月里,股市并未崩溃,反而显示出显著的韧性。 与此同时,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立场也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在经历了多年的通胀压力和加息周期后,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可能会在经济数据允许的情况下转向降息,以支持经济增长。此外,美国政府与中国之间在科技(特别是半导体)领域的贸易和监管政策持续演变,对全球供应链和特定科技公司(如英伟达)的营收前景构成复杂影响。
深度 AI 洞察
关税冲击为何未能引发预期的灾难性后果?市场对政治修辞的敏感性与经济基本面及企业适应能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 市场对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的初始反应强烈,但后续走势显示出强大的韧性。这并非简单的市场无视,而是多重因素的复杂作用。 - 首先,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往往伴随着谈判,而非一刀切的执行。这种“边施压边谈判”的策略为企业提供了缓冲和调整的时间,避免了最坏情况的发生。 - 其次,美国企业在面对关税时展现出强大的适应能力,通过调整供应链、寻找替代供应商或将部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来消化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关税的直接冲击。 - 更深层次地看,市场最终关注的是宏观经济基本面和企业盈利能力。尽管关税是逆风,但如果整体经济环境(如潜在的降息预期)和主要企业(尤其是科技巨头)的盈利前景依然乐观,市场就会选择性地过滤掉部分政治噪音。 考虑到“历史性糟糕的九月”这一说法,当前市场由美联储潜在降息和大型科技公司驱动的涨势,应如何平衡历史季节性模式与即时宏观及公司新闻对投资策略的影响? - 历史季节性模式,如“九月魔咒”,提供了统计学上的参考,但并非预测工具。它反映了过去市场在特定时间段内行为的平均趋势,而非必然会重演的规律。 - 当前市场的主要驱动力,如美联储潜在的利率政策转向和大型科技公司在AI等新兴领域的强劲表现,是即时且具有高度影响力的基本面因素。这些因素对未来盈利和估值的预期影响远大于历史季节性趋势。 - 经验丰富的投资者会明白,历史数据可以作为风险意识的一部分,但绝不能作为决策的唯一依据。在存在明确的宏观政策信号(如降息预期)和强劲的公司基本面(如英伟达的增长潜力)时,这些因素往往会盖过季节性影响,成为短期和中期市场走势的主导。 联邦上诉法院关于部分关税非法的裁决以及英伟达寻求在中国市场恢复芯片销售的努力,如何揭示美中经济关系演变及其对特定公司影响的复杂性? - 联邦上诉法院的裁决表明,即使在总统拥有广泛贸易权力的情况下,其关税措施也面临国内法律和司法审查的制约。这可能限制未来关税政策的随意性,并为受影响企业提供法律挑战的途径,从而部分缓解贸易摩擦的负面影响。 - 英伟达在中国市场寻求恢复销售的案例则凸显了中美科技竞争的实用主义一面。尽管美国政府实施出口管制,但通过许可和销售分成等机制,一些关键技术公司仍可能在受限条件下进入中国市场。 - 这揭示了美中关系并非完全的“脱钩”,而是更加精细化的“去风险化”或“选择性接触”。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意味着需要更深入地分析具体政策条款和公司层面的谈判,而非简单地对所有与中国相关的投资一概而论。在特定技术领域,这种复杂的平衡可能导致意想不到的商业机会或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