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WeFi首席执行官称去中心化银行是挑战传统银行和金融科技的第三股金融力量

Global
来源: Benzinga.com发布时间: 2025/09/02 04:45:00 (北京时间)
去中心化银行
DeFi
数字金融
金融科技
WeFi
金融监管
区块链
新兴市场
WeFi首席执行官称去中心化银行是挑战传统银行和金融科技的第三股金融力量

新闻要点

去中心化银行(“Deobanks”)正在成为介于传统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之间的新兴金融机构类别,WeFi首席执行官马克西姆·萨哈罗夫表示,它们提供用户主权和可访问性,迫使现有参与者重新思考其价值主张。这种模式对于基础设施薄弱和费用高昂的新兴市场尤其重要。 然而,去中心化银行面临技术复杂性、信任(因加密货币领域的高调失败)和安全方面的挑战。WeFi及其同行正通过整合卡支付、Apple Pay等熟悉功能和多层安全措施来弥合差距。监管清晰度(如2025年《GENIUS法案》)正在提供发展动力,而央行数字货币(CBDCs)虽然使数字货币常态化,但也可能推动对保留金融自主性的替代品的需求。 展望未来,去中心化银行的拥护者认为,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可编程货币和跨链互操作性将推动下一阶段的去中心化金融服务。移动优先的去中心化银行有望更快地为全球14亿未开户成年人提供服务,尤其是在汇款领域,它们已在阿根廷和巴西等国获得广泛采用。

背景介绍

当前金融格局主要由传统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构成,传统银行提供受监管的信任,而金融科技公司则专注于数字便利性。然而,这种二元结构未能完全满足所有市场需求,尤其是在新兴经济体中,这些地区往往面临银行服务不足、基础设施薄弱和交易费用高昂的问题。 去中心化金融(DeFi)领域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仍受制于技术复杂性、市场信任度低(源于安全事件和项目失败)以及监管不确定性。2025年《GENIUS法案》等立法及其他司法管辖区的稳定币规则,正试图为数字资产领域提供必要的监管框架和合法性,为新型金融模式的出现奠定基础。

深度 AI 洞察

去中心化银行的核心战略意图是什么,超越了用户主权这一表象,它将如何颠覆既有的金融权力结构? - 信任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银行旨在将信任从大型、由国家支持的机构转移出去,这可能从根本上削弱中央银行和受监管商业银行作为价值唯一托管者的传统角色。 - 资本分流与规避: 在高通胀、资本管制或政治不稳定的环境中,去中心化银行提供了一条在传统监控之外保存资产和跨境流动的途径,从而将资本从传统体系中吸引走。这可能在长远上削弱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力,尤其是在新兴市场。 - 重塑金融基础设施: 通过专注于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和跨链互操作性,去中心化银行正在构建一套平行于SWIFT或传统支付网络的全球金融基础设施,这可能在未来数十年内改变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模式。 监管机构和传统银行将如何应对去中心化银行的崛起,尤其是在特朗普政府强调“美国优先”和金融稳定的背景下? - 监管收紧与选择性吸收: 尽管2025年《GENIUS法案》提供了初步框架,但特朗普政府可能会在“美国优先”的经济议程下,对那些可能威胁美元霸权或国家金融安全的去中心化银行采取更严格的监管审查。监管机构可能会选择性地吸收去中心化技术的核心优势(如效率和透明度),并将其整合到CBDCs或现有银行体系中,而非允许完全的外部颠覆。 - 传统银行的联盟与创新: 面对去中心化银行的竞争,传统银行可能会通过收购或合作来整合一些去中心化银行的技术,或者在现有框架内推出自己的“去中心化”产品,以争取那些寻求数字自主性的客户。这可能导致混合型金融模式的出现,模糊传统与去中心化之间的界限。 考虑到持续存在的安全漏洞和信任问题,去中心化银行如何才能实现大规模采用,并对投资者意味着什么? - 技术与信任的平衡: 尽管存在安全挑战,但通过多层验证、保险协议和透明的链上交易,去中心化银行有望逐步提升信任度。大规模采用的关键在于将复杂性抽象化,提供与传统应用无异的用户体验,同时保留去中心化的核心优势。 - 投资机会与风险对冲: 对于投资者而言,去中心化银行的崛起代表着金融科技领域的新一轮创新浪潮。投资机会可能存在于提供关键基础设施(如安全审计、跨链协议)、保险解决方案以及专注于新兴市场的去中心化银行平台。同时,去中心化银行也可能成为对冲传统金融体系风险的一种手段,尤其是在通胀高企或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