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BitMart撤回香港VASP牌照申请

大中华区
来源: Cointelegraph发布时间: 2025/08/28 21:28:16 (北京时间)
BitMart
香港证监会
加密货币监管
VASP牌照
招银国际
BitMart撤回香港VASP牌照申请

新闻要点

加密货币交易所BitMart已撤回其在香港的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VASP)牌照申请,这之前Bybit、OKX和Gate等其他主要加密平台也做出了类似决定。 这些撤回是由于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FC)对加密交易平台实施的严格许可要求所致。这些要求包括平台需持有至少12个月运营支出的流动资产、500万港元(约合641,490美元)的实缴股本,以及客户资产98%必须冷存储,并限制向白名单地址转账。此外,新批准的加密托管服务规则进一步收紧了对冷钱包管理的控制。 尽管面临严格监管,香港仍致力于成为一个加密中心,并已向PantherTrade、YAX、Bullish和BGE等四家交易所颁发了运营牌照。中国招商银行旗下的招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也在香港推出了加密交易所。香港金融管理局也已最终确定了稳定币发行人的监管框架,尽管其严格性导致相关本地公司遭受两位数亏损,但分析师认为这是一种健康的调整。

背景介绍

香港一直积极致力于将其打造成全球加密货币中心,通过建立一套全面且严苛的监管框架来吸引加密企业,同时确保市场稳定和投资者保护。这一战略旨在利用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促进虚拟资产行业受控发展。 香港的监管方法与全球加强加密货币监管的趋势相符,许多司法管辖区都在努力应对洗钱、消费者欺诈和金融稳定等问题。例如,美国在特朗普总统的领导下,政府一直密切关注加密市场,寻求在不扼杀创新的前提下加强监管,尽管其方式可能与香港有所不同。

深度 AI 洞察

香港严格的加密货币监管框架对竞争格局和创新有何深层影响? - 这种严格性正在过滤掉不愿或无法满足高门槛的参与者,从而可能导致一个由少数大型、合规且资金雄厚的机构主导的市场。这可能提升市场整体的信任度和安全性,但代价是减少创新,因为小型或初创企业可能难以承担合规成本。 - 从长远来看,这可能使香港成为一个“机构级”的加密中心,吸引寻求监管清晰度和安全性的传统金融机构,而那些追求“狂野西部”式增长的加密公司则会转向其他监管较宽松的司法管辖区。 将招商银行等传统金融巨头纳入香港加密生态系统,对中国大陆的加密策略有何更广泛的战略意义? - 招商银行子公司的参与表明,尽管中国大陆对加密货币有严格禁令,但其大型金融机构仍可能通过香港这一“缓冲带”进行战略性接触。这可能代表着一种“双轨制”策略,即在大陆内部保持严格控制,同时通过香港探索区块链和数字资产的机构潜力。 - 这也可能为未来中国大陆在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技术方面更广泛的战略提供一个受控的试验场,尤其是在数字人民币(e-CNY)的国际推广背景下,香港的经验可以提供宝贵的见解。 为何香港在严格监管下仍坚持成为加密中心,这对其全球金融地位意味着什么? - 香港此举是为了在全球数字金融格局中保持其作为领先金融中心的地位,而不是简单地追逐加密热潮。通过建立一个可信赖、受监管的框架,香港旨在吸引高质量的资本和企业,从而巩固其作为东西方之间重要金融桥梁的角色。 - 这种策略表明香港对其在数字资产领域能够提供独特价值的信心,即在稳定性和创新之间取得平衡。这可能使其在全球金融科技和数字资产领域脱颖而出,成为一个优先选择的合规中心。